高中作文800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

2020-06-17 教育 77阅读
有位名人说过,人们来到世间,一是完善自身,二是造福人类。确实,—个人既要追求个人幸福,也要尽力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但是,个人幸福的获得和对社会、人民的奉献都是以自身的完善为前提的,否则就徒然是一个良好愿望而已,很难得到什么和奉献什么。不仅如此,自身修养的不良和差劣还可能给自己招致灾难和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烦恼和负担。
自身的完善是一个综合的观念,蕴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如文化、知识、智能、技术、思想、道德、体格、精力等等。在所有这些素质中,还应加上重要的一条——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突出表现心理爆发力、适应力、应变力、承受力、韧性力、排解力、自信力、愉悦感受等方面。大量事实证明,不同的人们,在诸多方面的素质大抵相当的情况下:成功者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心理素质的优势。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心理素质的差异,或者由于心理素质的不足而功亏一篑,或者由于心理素质的良好而获得成功。
竞技场上取胜的“诀窍”
获得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的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这是一位体坛高手的切身体验之谈,道出了竞技场上取胜的“诀窍”。
我国乒乓名将容国团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人物。当时,与一些第一流的乒乓球运动员相比,他的技艺不是最好的,不论是防守和攻击都不够理想;他的体力也更逊一筹,体格显得柔弱。然而,他在比赛中竞技状态极好。所谓竞技状态,主要指心理状态。由于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的球艺和体力都发挥到了极限,终于在关键的一局,以“一球定乾坤”,击败了实力雄厚的对手,夺得了世界冠军,使中国体育运动实现了一次零的突破,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很大的荣誉。而他那句“人生难得几回搏”的名言,则更成为我们永不磨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永久地鼓励人们去战胜困难,奋发向上,勇敢攀登。
我国许多运动员成绩上不去,就他们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原因是心理素质差。比如,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外围赛中,中国男足对韩国队一场比赛,开场不到十分钟就被人家连下三城,溃不成军。溃就溃在心理防线的全线崩溃,简直到了不识足球为何物的地步!
因此,努力提高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发展、提高中国体育运动水平的一大问题。否则,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和因素改观了,只怕也是白搭。
在病魔袭击下
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使人们病魔袭击时,排除烦恼,保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而心理素质欠佳的人,身患疾病,则往往消沉悲观,不利于病情好转,甚至加重病情。
就以癌症来说吧。癌症,在目前仍然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威胁,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完全制伏它。但是,事实已经证明,癌症不等于死亡。许许多多的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延长了生命,或彻底痊愈,有的甚至不治而愈。这中间,心理素质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凡是战胜癌症的人,几乎无一不是心理素质良好的人。而心理素质差的人则往往被夺走生命。
我国有一位癌症病人,他在例行体检中被发现患有癌症,医生在为他治疗时没有告诉他得的是癌症,他的妻子也瞒着他。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他自己也感觉良好。5年过去,病情都很稳定。他妻子觉得5年多了,情况良好,他的生活、工作也一直正常,甚至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她以为没事了,可以告诉他了,便对他说,他得的是癌症。此人一听,如泰山压顶,精神直线颓靡,自以为必死无疑,惶惶不可终日。果然于两个月后死亡。
还有一例癌症患者,医生认为他活不了多久当时有一种新药被广为流传治癌有特效,其实此药尚在试验中。但这位病人深信它有奇效,要求服用。不料服用后,竟奇迹般地“痊愈”出院了。不久,这位病人从一些医学杂志上看到有否定了他服用的那种新药。产生怀疑,精神立即处于紧张、恐慌状态,癌症又复发了。于是医生向他解释说,那些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医学杂志上允许辩论,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你不要理会那些文章,这种新药的疗效是好的。同时,医生称给他服用“超精制的、效力增加两倍的”那种新药,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安慰剂。于是这位病人心理恢复平衡,情绪稳定,充满信心。两个月后,一家医学权威部门写文章,再次否定这种新药的治癌价值。这位病人读了这篇文章后,挺不住了,完全怀疑那种新药的疗效,认为医生不过是安慰他而已,于是情绪一落千丈,陷入痛苦和绝望。失眠两天后就撒手归天了。
上述病例充分证实人们在与疾病斗争中、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心理因素是何等重要!
面临挫折时
心理素质不良的人,不用说在逆境或危急关头,就是遇上一点挫折,一点打击,甚至进入一种不太适应的环境,心理上就失去平衡,产生不满、惊慌失措、精神崩溃等情况。
一个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公布结果时,他名落孙山;面对落榜,他顿生绝望之心,并马上愤而自杀。不料自杀未遂。正当他神昏意迷之际,忽然传来他被录用的喜讯。原来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但紧接着又传来消息:他被公司解聘了。公司负责人评价道:连如此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么能在今后艰难、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这一评价无疑是中肯的,抓住了关键,打中了要害。这位日本青年的学业无疑是拔尖的,但心理素质也无疑太差,显然难当重任。
北京某名牌大学有一个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尖子,考进这名牌大学以后,现班上的同学都来自各个学校的尖子。既然大家都是尖子,凑在—块儿也就谁都不是尖子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角逐之后才能重新分出高低。这位女大学生竟然连这样的现实也不能承受,感到十分痛苦,终于给母亲留下一封遗书后自杀了。武汉一所大学—位女研究生仅仅因为与男朋友发生口角,急躁气愤,不能忍受,也吞服硫酸身亡。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真不少!
在学习成材的道路上
2003年,有关部门对南京10所高等院校的调查表明:近几年,这 10所高校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3.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55.4%,均占学生因病休学、退学病种首位。
这种情况在中小学生中也很严重。现在许多青少年被娇生惯养、过于溺爱,缺乏起码的磨练和摔打,心理十分脆弱,经不起一点刺激。一个女大学生对大人说:“你们是苦水里泡大的,我们是被人抱大的,抱得我们快成了疯子。”她说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杭州一个9岁的小学生叫张毅,他是学习尖子,少先队中队长,也是家里的“小皇帝”。那天上午他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中午,比张毅大两岁的姐姐将茶话会上分到的四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另外两块准备留给妈妈。张毅不干,一定要姐姐将那两块糖果也给他。姐姐没有同意,张毅即大发脾气,重重地踢了姐姐一脚,便独自上楼,把门关上,姐姐见弟弟生气了,怕妈妈回来责怪,急忙叫弟弟下楼来拿那两块糖果。叫了一阵,张毅始终不下来,也不开门。姐姐着急了,赶紧叫来大人把门打开。打开门一看,大家都惊呆了:张毅无力地垂靠在窗边,他的脖子上套着红领巾,红领巾拴在窗框上。大家立即把他抱下来,可惜他已经气绝。
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儿童少年缺乏必要的心理训练。一些家庭过于溺爱子女,“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百依百顺,养成他们放纵任性、唯我独尊的个性和心理,俨然成了“小皇帝”。殊不知,他们这种“小皇帝”的个性和心理只可能在家庭这个狭小的天地和短暂的时间里得到满足和适应,一旦走人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立即碰得粉碎。
总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完善自身、造福人类的必备条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首先应该努力地科学地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造就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于一生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使体格强壮,智力超群,也可能中途受挫,甚至夭折。个人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哪怕是在逆境或危急关头,哪怕是猛虎行于前、泰山崩于后,也能镇定自若,应付自如,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有所作为,有所创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