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的卫x,是个清談家,美男子,年僅二十七歲就去世。

2022-04-21 综合 26阅读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九子康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典籍《辞源》记载:“卫,古国名。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郡,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卫,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子孙以国为氏。”

  周成王姬诵元年(公元前1043年),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管叔、蔡叔等叛乱,到了周成王姬诵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旦平定叛乱,之后将黄河与岐河之间原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康”及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周文王的第九子姬封,使这七族商遗民成为姬封的臣民,因此姬封又称康叔,他后来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创国号为卫,因此又称其为卫康叔。

  在周公旦在晋封姬封为康叔时,曾作文相诫,这就是著名的《周公康诰》。

  卫国强盛时,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一小部分,与晋、宋、齐、鲁等诸侯国相邻。

由于卫国居于周王朝的北方,与狄族为邻,经常遭到狄族人入侵。春秋中期,卫懿公姬赤执政时期(公元前668~前660年在位)喜好养鹅,且淫乐奢侈。他养的鹅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出入宫门,大臣百姓非常不满。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狄族人大举进攻卫国,卫懿公号召国人抵抗,国人们却说,您的鹅有禄位,让鹅去战吧。因此卫军将士全无斗志,结果卫懿公被杀,全军覆灭。狄族人攻入卫都,抢掠一空。后齐、宋两国出兵援救卫国,立卫戴公姬申于漕(今河南滑县旧城),于是漕成为卫国的第二个国都。

  周惠王十九年(卫文公姬辟疆元年,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楚丘时由卫文公当政,卫文公接受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奋发图强,重整军备,使国力、军力大增。

  周襄王姬郑十年(卫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国联合狄族人再次攻卫国,遭到了卫国的强力反击。(公元前635年),卫国一举攻灭了邢国。

  周襄王二十三年(卫成公姬郑六年,公元前629年),为避狄族人的骚扰,卫成公又将都城迁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卫国虽为周王朝的十二诸侯国之一,但却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诸侯国,常受其他诸侯国的支配。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卫国国力更弱,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到先秦时期的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三年(卫怀君二十九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三年,公元前254年),魏安釐王派军队攻占了濮阳,卫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国,仅有濮阳一城之地。

  秦王赢政六年(卫元君十二年,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的朝歌和濮阳,将濮阳作为秦国东郡的治所,迁卫元君及其支属于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附庸。故而,在秦国灭六国时期并未触及到卫国公室。

  直到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卫君姬角二十一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才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因此,卫国实际上是西周最初所封十二诸侯当中除秦国之外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也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

  卫国自姬封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姬角为庶人,共历四十二代君王,八百三十六年国祚。

  卫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卫氏,世代相传至今。卫氏族人大多尊奉卫康叔(姬封)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汉朝时期朝鲜半岛卫满朝鲜,属于以国名为氏。

  卫满朝鲜,亦称卫氏朝鲜,公元前195~前108年,是汉朝初期由故燕国流亡者姬卫满推翻了原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的一个政权,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但是对建国过程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卫满朝鲜在早期自称为韩王。

在战国时期,燕国在全盛时期势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其地域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亦归入秦朝的统治之下。

  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汉朝初期,有一个名叫卫满的故燕国人,原来是燕王卢绾的属下。后燕王卢绾背叛汉朝,汉高祖刘邦率军镇压,卢绾亡命匈奴,卫满亦一同前往。后卫满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地区。

  卫满率领部属刚到朝鲜时,曾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箕准曾拜他为博士,赐给圭,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他守护西部边境。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汉人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

  汉惠帝刘盈元年(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是诈,许诺了卫满的请求。于是卫满趁机率军向王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满朝鲜”。箕准战败后,逃到了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

  卫氏王朝建立后,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与西汉燕地相邻。此时正值西汉惠帝时期,天下初定,辽东太守经汉廷批准,主动与朝鲜国王卫满相约:卫满为汉朝藩属外臣,为汉朝保卫塞外,不使汉朝边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领朝见汉朝天子,以及各国与汉朝通商,不许从中阻扰。作为回报,汉朝答应给予卫满以兵力和物资上的支援。

  有了西汉藩属外臣的身份和汉廷的军事、经济的支持,卫满便开始不断地侵凌和征服临近小邦,真番、临屯都主动前来归顺,卫氏政权的势力因此迅速膨胀,领地扩大到方圆数千里。在史籍《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记载:“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可见当时的卫满朝鲜已经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国家和部落,领土有较大的扩展。

  到了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成为朝鲜王时,更是大量招引汉人流民,以此来扩充卫氏政权的实力;而随着卫氏势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汉朝通商朝贡,而且还阻碍邻近真番等小国与汉朝通商朝贡。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朝鲜半岛小番君南宫等,因不满朝鲜王右渠的控制,率众二十八万归降汉朝,汉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为加强与卫氏朝鲜的藩属关系,派涉何为使节前往朝鲜,劝谕右渠王改变对汉朝的不友好政策,结果无效。涉何对出使没有结果非常气恼,在回国途中,将护送他出境的朝鲜裨王长杀死,并将情况飞报汉武帝。汉武帝不但没有责怪涉何,还任命他做辽东郡东部都尉。右渠王对涉何怀恨在心,发兵突袭辽东,杀死涉何。这便是著名的“涉何事件”,它成了汉武帝发动对朝鲜战争的导火线。

  就在这年秋天,汉武帝发兵五万,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一支,从齐地渡过渤海;由左将军荀彘率领一支,从陆路出辽东,水陆两路联合攻打右渠王。杨仆的水军先到达朝鲜列口(今韩国大同江入海口处),未等荀彘的陆军到达就单独率领水军进攻王险城,结果战败。荀彘的陆军遭遇朝鲜西部大军,久战也没有取胜。两路大军出师不利,消息传到朝廷后,汉武帝大怒,再派卫山为使臣,前去晓谕右渠王。右渠王受汉朝两路大军压迫,表示愿意降服,派太子到汉廷谢恩,并献上大量军粮和马匹。

  然而,当太子带领一万士兵前往汉朝时,使臣和左将军怀疑朝鲜太子有阴谋,要求他的军队不能携带武器;朝鲜太子则怀疑汉朝使臣和左将军要谋害他,便率军返回王险城。此事激起汉廷的愤怒,命令在朝鲜的两路大军加紧进攻王险城。由于王险城长期被汉军包围,在抵抗汉军的问题上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分歧。在第二年的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夏季,朝鲜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属杀害,王险城终于被汉军攻陷,卫氏朝鲜灭亡。

  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后,在其管辖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历史上称其为“汉四郡”。四郡之下设有很多县,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很显然,“汉四郡”的设置,说明汉武帝已经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了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汉武帝之后,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郡县设置情况有所变化。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去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鲜平壤,管辖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则初在夫租(今朝鲜咸兴),后因受貊所侵而迁往高句丽西北(今辽宁东部新宾地区),管辖高句丽、夫余等族。

  汉王朝在朝鲜北部地区进行郡县统治,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汉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汉朝先进文化在朝鲜汉朝郡县地区的传播。当时不仅有汉人官吏到朝鲜四郡去任职,更有很多富商大贾与农民前往经商、垦荒,史学家将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文化称作“乐浪文化”,其实也就是汉文化。

  卫满朝鲜灭亡之后,有其王族后裔子孙内迁中原,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卫氏,主要分布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焦作地区,逐渐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

按:

  要注意的是,该支卫氏皆为汉族,绝非朝鲜族。近有该支卫氏族人翻出“卫满朝鲜”旧史,要求更改民族属性为朝鲜族,这是非常错误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