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

2020-08-31 综合 71阅读
阐述中国文化基本格局的形成情况:
诸侯强国的相对稳定,其制度也各具特征,人们的思想、风俗习惯等也因制度的不同而成为封国文化的重要成分。这也使文化的地域性更加明显。《诗经·国风》就是按照15个诸侯国汇集诗歌的。其生动地展现了各个文化区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封国分类的滥觞。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风俗的异同和中心城市的有无为依据,将整个中国划分为山西(崤山以西的关中地区)、山东(崤山以东至沿海地区)、江南(长江以南至沿海地区)、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以北4大经济区,以及18个小区。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中,以风俗的异同以及星区的分野将整个中国划分为秦地、魏地、周地、韩地、赵地、燕地、齐地、鲁地、宋地、卫地、楚地、吴地、粤地等13个风俗区。
进入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区划代替了封国,随之以地方行政区划为地域特征的区域文化代替了相对独立的封国文化。地方行政区划的治所所在地城市成为该地区的文化中心。文化中心从物质、精神方面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一般也是通过宗教信仰、学术倾向、人文理念、风俗习惯、语言等展现出来。而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从而形成自己的新文化形态。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闽南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徽文化、关东文化、云贵文化、青藏文化、游牧文化、西域文化等典型的区域形态。
这样可以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