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 的概念?历史意义?如何客观认识举国体制?

2022-08-15 体育 160阅读
“举国体制"中国官方的解释是“在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坚的一种组织制度”也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培养金字塔型的少数精英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夺取奖牌。虽然中国运动员获得好成绩但是可能不利于全民体育的发展,也有可能损害运动员的心身。凡事得历史地看,现代体育运动,毕竟发源于西方。绝大多数运动项目,落后国度的人们,过去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喜欢并参与其中。这些后发国家要想在体育运动方面迎头赶上,势必要走一些超常规的道路,举国体制就是一种。这种体制,也许在采用之初,操作者的确有把国家荣誉而非国民体质放在第一位的考虑,通过这种体制,迅速地提升国家的竞技水平,从而为国家争得荣誉,进而提升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士气。 历史上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现在的中国,都实行举国体制。从结果上看,这种体制不仅可以为国家争荣誉,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引进和推广,也有很大作用。如果国家不通过精英培训引进某些项目,某些国家的老百姓,恐怕多少年也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垒球、曲棍球、链球,甚至连跳水、体操、短道速滑这些中国擅长的项目,也未必知道究竟。事实是,只有国家引进这些运动项目,而且参加国际比赛得到好的名次,这个国家的媒体才会转播宣传,老百姓才会关注。以国人一向引为骄傲的乒乓球为例,这种今天中国几乎城乡随处可见的运动项目,也是一个彻头彻尾洋玩意,是西方人把网球搬进室内的产物,被称为tabletennis——桌上网球。乒乓球运动,中国也是举国体制,不仅养人,集中训练,而且专门设置了陪练运动员,专门模仿各国可能的对手,进行针对性训练。可以说,这是举国体制的顶峰。这个体制实行这么多年来,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的确上去了。不仅精英打得好,雄霸世界乒坛多少年,害得国际乒联主要的任务,就是考虑怎么让其他国家也有出头之日,屡次修改规则,限制中国人;而且运动也得到了普及,刺激了这项运动的全民性开展。 举国体制虽然有效,也有好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种体制,毕竟只应该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是国家的荣誉,而是人的发展。再有效的举国体制,也只是一种体育事业的引子,终究要向全民体育和市场化的方向走。举国体制,至少目前还是后发国家一种比较昂贵的奢侈品。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运动员开展某项运动,仅仅是出于业余爱好,或者变成了商业化的职业运动员,那么,举国体制作为一种国家性的制度安排,就可以走进历史博物馆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