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市场资本会不会流向美国?

2023-05-05 综合 34阅读

始于2月2日的美股大调整,在隔了一个周末后未见消停,5日反而愈演愈烈,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大跌近1600点,至收盘仍大跌1175.21点,单日下跌点数创历史新高。

2017年美国股市不断创出新高,但为何2018年2月份开局如此不利?在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共同举办“全球经济展望与经济风险形势分析”研讨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给出了他的回答。

他认为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靠量化宽松推动,但是现在各国央行逐渐地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但是欧洲册早指央行或者日本银行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和节奏可能要快于美联储。这种调整将带来债券、价格、股票市场以及资本流动的新变化,资本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逐步向美国流动,这导致人们对美国股市的预期发生改变。

2007年以前,全球经济严重失衡,IMF和世界银行对这个问题很早就看出来了,也提出了全球失衡的严重性后果,但都认为是美元的崩溃引起全球经济动荡,但实际上是从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起来的。同样,去年这轮经济复苏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加强,到2018年之前,IMF、世界银行也不断调高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但最终还是没有赶上实际的情况。去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好于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所以,对于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来说,我们任何的研究要想追踪它的发展态势确实很不容易。

资本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逐步流向美国

今年最大的问题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大波动,美联储连续升息,并且开始缩表以后,美元汇率并没有上去,反而下跌了。实际上美国经济这一轮中间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特别美国的股市2017年不断创出新高,但是2月2日道琼斯指数下跌2.54%,开始回落。美元并没有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美联储加息,美元利率水平上升,美元走强,相反开启了一个弱势美元通道,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的因素在于过去的一年可能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表现好于预期。所以,市场对未来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期待可能要比美联储更强。也就是过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节奏基本上都已经反映到市场中去了。未来变化最大的,可能是欧洲央行或者日本银行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和节奏要快于美联储。所以,未来可能全球美元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有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变化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债券、价格、股票市场,以及资本流动新的变化。也就是资本州配流动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逐步向美国流动,可能反过来重新回到欧洲、日本,甚至包括睁银一些经济表现好的新兴经济体。 

这样一个变化会出现什么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现在还看不太清楚,但毫无疑问,市场的预期,日本欧洲可能也要逐步退出量化宽松,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力度有可能超过美国。所以,今年金融方面的一些波动可能要比2017年要大。2017年金融市场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大家看得很清楚,欧洲和日本货币政策可能还滞后于美国,当时可能还没看到这两个经济体复苏的步伐,基础也很牢固,而且速度超出预期。所以,市场更多地关注美国,但是美联储的政策,包括它前瞻的引导都已经是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去了。下一步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欧洲和日本。所以,金融市场的变化可能是今年值得关注的,可能会引起动荡。

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靠量化宽松推动

我一直在考虑,这一轮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出来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的生产、投资、贸易开始周期性复苏。特别在2017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快的增长态势,这个超出预期。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的?是周期性的复苏因素,还是这十年来科技的进步推动新产业新动能的出现?还是很多国家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想这些因素可能都有。过去十年,包括中国在内,在结构改革方面,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推动方式没有变化。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达到6.9%,这其中0.6个百分点来自商品和服务的拉动。去年全球经济好转以后带动我们的进出口,进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增加了0.6个百分点。在2016年、2015年,中国经济外需的拉动作用是负的,去年是正的。国内需求去年只有6.3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里很大一块又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2017年1月-8月基础设施投资仍然增长了19.8%。所以,如果今年我们进一步地去杠杆整顿地方债务的话,这块由政策主导的基础设施减下来,那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受影响。

过去十年经济结构有很大变化,各国针对危机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很多调整,政策也有调整,但从根本来讲,最主要的还是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刺激的结果。实际上也意味着金融危机以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高杠杆,它的不良资产其实都是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转移到央行,央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日本央行大规模的购债,现在已经没有国债可买了。还有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步。所以,其实是把私人企业部门的不良资产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到央行,使得企业部门逐步修复资产负债表,经济出现了一个回升。

问题来了,这轮增长上来以后,央行就要考虑逐渐地缩减资产负债表,逐渐地将货币政策回归常规,为下一轮的危机做准备,也就意味着2018年或者2019年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跟2017年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的步伐。今年、明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步骤和节奏。如果它的缩表提高利率速度过快,经济增长速度会很快回落;如果节奏把握得好,可能当前经济复苏比较快的增长势头可以延续下去。我认为,世界经济这一轮的复苏是周期性的,很大程度上还是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的。

新兴经济体的收入情况可能还会得到提升

全球经济好转主要表现为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持续的复苏,欧洲和日本好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同样也是好于预期。这里面除了印度相对确定以外,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和巴西这两个大的经济体前两年是衰退的,但去年都是恢复增长的。这样一来全球经济整个态势就比较好。

从今明两年的情况看,如果美元重新进入贬值通道,全球经济在复苏,需求变得增强,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稳步上扬,这样一来,新兴经济体的收入情况可能还会得到提升。所以,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可能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态势。但是2017年、2018年可能会是个高点,2019年速度可能会有所回落。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十年以后的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大家比较喜悦的态势。一个就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金融危机这几年是最高的,另一个表现,全球的贸易量增长速度开始重新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当然,另外一个问题,2017年全球直接投资比出现了下降,这个值得注意。总之,世界经济确实处在危机以来的最好的时期,但同时财政金融风险方面可能会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表现的重要方面。

中国要有自己的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