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2020-05-16 时事 8069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特区姓社姓资的疑问,其错误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肯定了特区姓“社”不姓“资”,明确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历史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治理整顿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八九风波”的阴影尚未从人们心头消除,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震撼和困惑。当时国内是一片反和平演变的声音,一片清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声浪,一片对改革开放“姓资姓社”的诘难。

1990年底,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召集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提出“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强调“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他还强调“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

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64页)。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个谈话精神,江泽民同志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开幕式上重申,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

他还提出要大胆利用一些外资进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即使冒点风险,也值得干”。

接着,在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邓小平同志到上海过春节。与此前几次到上海过春节不同,这一次他频频外出视察工厂、参观企业,在新锦江饭店旋转餐厅听取有关浦东开发的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深化改革的谈话。

他强调:“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的党还要讲几十年。会有不同意见,但那也是出于好意,一是不习惯,二是怕,怕出问题。光我一个人说话还不够,我们党要说话,要说几十年。”他又一次着重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他还强调“开放不坚决不行,现在还有好多障碍阻挡着我们。说‘三资’企业不是民族经济,害怕它的发展,这不好嘛。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

他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67页)

扩展资料

基本情况

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核心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

进行这场斗争也是对广大党员进行一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贯穿于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它是长期的。

但是这场斗争严格限于党内,而且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内进行,着重是解决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进行这场斗争,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团结绝大多数的方针,不搞政治运动。

《通知》特别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两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正是为了正确地、全面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