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她辛苦了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国,希望通过海葬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年10月,父母二人的骨灰双双归于大海,26岁的程钧(化名)清楚记得母亲离世前亲口说出的心愿。2016年,在程钧生活的广州市,有1863名逝者的骨灰通过当地殡葬部门的统一组织,以撒海的方式得到安葬。1988年,这座城市率先推出了费用全免的骨灰撒海服务,至今已海葬骨灰近1.93万具。
具体如下:而在东部沿海的多个省市,海葬在普通民众之间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海市共有超过3.7万具骨灰得以海葬,北京市则是1.57万具,山东青岛市也达到了1.2万具。在东北临海的辽宁省,沈阳市每年海葬的骨灰以20%的增速逐年递增,大连的增幅则达到了33%。
在这个土地资源极为珍贵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入土为安”曾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殡葬观念。但随着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和人口流动性加剧,新一代城市居民正在以开放心态接纳更多的安葬方式。
“去海葬的当天,我本来以为不会有什么人参加,但在码头看到的人数之多出乎我的意料。”程钧回忆说,“爸妈自主选择海葬,我作为年轻一代完全能接受,家族里除了我爷爷奶奶,包括爸妈的兄弟姐妹那一辈也都没有人反对。”
程钧告诉记者,尽管母亲说得轻松,但他认为父母选择海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减轻后人的负担。在中国许多城市,即便是骨灰入土也需要动辄数万元乃至十万元的花费,而包括骨灰寄存、海葬、树葬、花坛葬等安葬方式,费用可低至几十元,甚至还能从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的地方政府获得现金补贴。
例如,上海市早在1999年起就为骨灰撒海的委托办理人提供每具骨灰150元的补贴。广州市自2013年起为骨灰撒海提供每具1000元的补贴,当年就办理了1610具骨灰的海葬,比2012年的1011具增长了约六成。
3月31日,广州市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发文,又将骨灰撒海补贴标准提高至每具2000元,并于4月1日上线了微信预约服务。“一天时间,火葬场骨灰寄存处就接到了骨灰撒海的现场预约200单,微信平台上的预约也已经接近100单。”广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杨贺春说。
而在程钧看来,父母选择海葬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并不是经济负担的减轻,而是一种心态的转变。“当时看着父母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入大海,觉得他们也从生前的病痛里得到了彻底解脱,希望妈妈能实现愿望,我也会替她开心。”
“过去参加别人的葬礼和拜祭,都会觉得心情很沉重。”程钧说,“但是海葬的时候看着流水,会觉得亲人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有海水流动的地方就可以寄托追思,是不少人选择海葬的初心。近年来甚至有海外华侨向内地殡葬管理机构咨询,希望将先人骨灰迁回故乡海葬,既实现了“叶落归根”,又便于大洋彼岸的后人缅怀祭奠。广州市殡葬管理处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外侨胞只需要提供相关文件证明先人原籍广州,或在侨办开具证明,即可办理先人骨灰撒海。
然而,对于很多像程钧的爷爷奶奶这样观念较为传统的人士,仍然希望亲人离世安葬后有一个实体可以“每年去看一下”,可以是一具安放在殡葬机构的骨灰,又或者是一块碑、一棵树。为此,多个城市的殡葬管理部门也已经或即将建设海葬的纪念设施、举办海葬公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