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事例有哪些

2020-10-29 军事 734阅读

1、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

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2、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

“慧眼”卫星是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前沿领域的自主创新重大空间科学项目。

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圆满完成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应用系统等测试任务。首席科学家张双南表示,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各项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总要求,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慧眼”卫星已多次参加了国际空间和地面的联测,获得了银道面扫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阳耀发等的大量观测数据,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直接测量到了目前最强的中子星磁场回旋吸收线,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

2017年10月,双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联合观测成果全球发布。这是人类首次同时探测到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中国“慧眼”参与观测并发挥重要作用,确定了伽马射线的流量上限。

3、可燃冰技术

2017年6月11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宣布,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美日等世界发达国家均对可燃冰的研究开发高度重视。

“在可燃冰的研究方面,我们经过近20年的追赶,赶上发达国家50年的发展水平,有望重塑世界能源政治格局。”在中国学者看来,可燃冰试采成功,还具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4、首艘国产航母

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

2018年5月13日清晨,001A型航空母舰离开码头,开始海试; 2018年5月18日,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返回了大连造船厂码头。

2018年12月27日,001A型航空母舰从大连造船厂出发,赴相关海域进行第四次海试。

5、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拱桥

沪通大桥跨长江而通南北,连接张家港和南通,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是我国沿海铁路大通道中沪通铁路段的跨江控制性工程,规划中的通苏嘉城际也从这里过江。

大桥全长11072米,南侧跨越长江主航道,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天生港航道桥位于沪通大桥北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钢拱桥。桥体采用主跨336米的刚性梁柔性拱桥结构,主梁和主拱的重量总计3.24万吨。

2017年1月,天生港航道桥已经实现了主梁合龙。2017年10月22日合龙的,则是它的主拱部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