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各种环境因素对介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寿命和数量消长等都有直接影响,通常将这些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雨等气候因子,生物因素主要有寄主植物、天敌和人类活动等。 温度、降雨和风对介壳虫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大。如吹绵蚧适于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活,雌成虫在气温25~26℃,湿度较高时产卵最多,而在15℃以下时产卵减少;若虫正常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2~28℃,超过32℃则开始死亡,在40℃以上或-12℃时即大量死亡。褐盔蜡蚧卵在平均气温19.5~23.4℃,平均相对湿度41%~50%时孵化率最高;平均气温超过25.4℃,平均相对湿度低于38%时,卵的孵化率降低89.3%。
湿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湿条件下介壳虫的存活率降低。过高的湿度往往有利于介壳虫发生,很少引起若虫死亡,而当湿度低于15%时,若虫会大量死亡,因此,干旱的年份不利于介壳虫的发生。此外,大雨对正在迁移的若虫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可将若虫冲刷到地上而不能爬上寄主,小雨则没有影响。
不同介壳虫对光照的反应不一。绵蚧科、蜡蚧科和粉蚧属的种类,表现为正趋光性,而生活在地下的珠蚧属则表现为负趋光性。风对介壳虫的传播有一定辅助作用。 介壳虫是一类营寄生生活的小型昆虫,在植株上不大活动或完全固着在植株上。如盾蚧科的若虫和雌虫开始取食后就固着在寄主上不再转移;很多蜡蚧、硕蚧和粉蚧固定于植株上后,可在小范围内爬行,但爬行距离有限,一般只在植株内不同部位或临近植株范围内活动。介壳虫的雄成虫虽然有翅和足,但其飞翔和爬行能力很弱。因此,介壳虫的扩散和传播主要靠外力,常见的传播方式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2类。
自然传播主要有风传、水传和动物传带几种。介壳虫虫体较小,大风往往能将介壳虫从甲树吹至乙树,从甲地吹至乙地。沿江河两岸植物上发生的介壳虫,会随落叶进入江河,借水流漂送到远地。介壳虫的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取食介壳虫时,部分介壳虫的卵或若虫会附着其体表,当它们活动或转移时,将介壳虫传播到其他植株或田块;蚁类因取食介壳虫的蜜露,也往往传带介壳虫。
人为传播是介壳虫的主要传播方式。各种农事操作可以造成介壳虫在植株间、田块间的传播蔓延。现代交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种货物、农产品、苗木等运输频繁,更为介壳虫远距离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吹绵蚧原产地是澳洲,以后随人类活动,逐渐蔓延至世界各国。因此,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是防止介壳虫传播蔓延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