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性消费的介绍

2023-05-03 综合 10阅读

一个朋友狠下心买了辆高档轿车,结果不到一年价格跌去好几万元,我对他深表同情时,他说,其实他心疼的不是那几万块钱,而是价格下跌后,他爱车的档次也跌了下来。这位朋友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是,爱车的档次跌下来之后,他的渗轮伏面子也跟着跌了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桐隐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所以,有些东西往往是越贵越有人追捧,比如一辆高档轿车、一部昂贵的手机、一栋超大的房子、一场高尔夫球、一顿天价年夜饭……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凡勃伦称之为炫耀性消费,他认为,那些难于种植并因此昂贵的花并不必然比野生的花漂亮,对于牧场和公园,一头鹿显然没有一头牛有用,但人们喜欢前者是因为它更加昂贵、更加没用。
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甚至画出了一条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经济学家们发现,凡勃伦物品包含两种效用,一种是实际使用效用,另外一种是炫耀性消费效用,而后者由价格决定,价格越高,炫耀性消费效用就越高,凡勃伦物品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
前段日子有新闻说,天津一个商场两周内卖出了20多部 Vertu手机,这手机多少钱?最便宜的好像4万多,最贵的20多万,天津人嘛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呢?按照凡勃伦物品的两种效用来分析,用一部20多万元的手机打电话时,耳朵和嘴巴使用的通话功能可能只有几百元,其余的20万元都打在脸上了;又有新闻说,天价年夜饭价格再创新高,达到了20万元,同理,在享用一顿20万元的年夜饭时,舌头和胃享受的大概也只有几百元,其余的部分也都吃在脸上。
按照凡勃伦物品的定律,如果价格下跌,炫耀性消费的效用就降低了,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对于一位凡勃伦物品的崇拜者,同样是这部20万元的手机,如果1万元卖给他,他也许根本不会瞧一眼,同样是一顿20万元的年夜饭,如果请他免费品尝,大概也会被拒绝。因为这些物品里只剩下实际使用效用,不再有炫耀性消费效用。
凡勃伦说,有闲阶级在炫耀性消费的同时,他们的消费观点也影响了其他一些相对贫困的人,导致后者的消费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炫耀性的成分。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但该现象长期以来被以“生产主义”为主导范式的社会学家们所忽视。当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凡勃伦倒是个例外。
凡勃伦于1899年出版了《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该书出版后即引起极大轰动。可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并获得大发展的时期,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具有敏锐洞见的社会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表达。K.马克思从商品—货币关系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精细分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M.韦伯丛携则沉溺于对资本主义为什么仅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大发展的探索;G.西美尔是从货币文化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他对大都市中的时尚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进行了精彩的分析;E.涂尔干则尤为关注社会分工及其社会转型(由机械械团结的社会转变为有机团结的社会)过程中的失范、越轨等反常社会现象。
凡勃伦所生活的美国则更加引人注目。1894年,美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已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跃居世界第一位。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设在密西根德尔朋的生产流水线隆隆驰下第一辆汽车,可以断言,消费社会在美国已经初露端倪。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暴发户(nouveaux riches),而这些暴发户的行为则成了凡勃伦关注的焦点。凡勃伦以其敏锐的洞察亲眼目睹了“镀金时代”(golded age)的暴发户们在曼哈顿大街购筑豪宅,疯狂追逐时髦消费品。有鉴于此,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语。但由于“炫耀性消费” 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及其进化论框架、功能主义倾向、本能主义心理学思维,凡勃伦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一段时期,凡勃伦的著作甚至被湮没在社会学的荒野中,无人过问。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随着西方社会由生产主导型社会(production-oriented society)向消费主导型社会(consumption-oriented society)的全面转变,消费问题本身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人们才愈益认识到凡勃伦的重要性。
当人们提到炫耀性消费,第一个想到的是炫耀,与此相关的是大把的花钱。我们以为,炫耀性消费应当具有一些基本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主要意义不存在于消费所产生的金额。第一个标准,是炫耀性消费应当是纯粹的消费,因此我们需要鉴别一些貌似消费而实际上是投资的“消费”:譬如千金宴请客户,其目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消费只是一个幌子,一种公关手段。第二个标准,是炫耀性消费的心灵依附性。如果没有心灵上对消费所产生的高人一等的依附、如果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显摆”,就不是炫耀性消费,譬如有的富人一点小毛病也要到大医院开高价药,这种消费只是人们对于安全和权威的莫名信任和归托而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