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真菌感染

2022-04-02 健康养生 98阅读
口腔真菌感染为白色念珠菌感染。诱因有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诱因加上乳具污染,便可引起鹅口疮。

治疗方法:鹅口疮的治疗,主要是用碱性药物及制霉菌素局部治疗,因为口腔的碱性环境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一般用2%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后,局部涂抹2%甲紫或冰硼散,1~2次/d,数天后便可痊愈。若病变广泛者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3~4次/d。

全身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属多烯类抗生素,从链霉菌属菌株衍生而来,其作用机制在于与真菌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造成膜通透性、糖酵解、呼吸链及RNA和蛋白质合成等多方面的改变,以致真菌细胞溶解、坏死。基本不溶于水,口服肠道不吸收,从粪便中以原形排出。将其作成粉剂或混悬水溶液(5万~10万U/ml)撒布或涂布于口腔内病变区,每2~3小时撒1次,效果良好。本品局部应用刺激性小,但其苦涩味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有患者难以耐受。
(2)两性霉素B:属多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同制霉菌素。口服不吸收,静脉滴注可有效地治疗各种深部真菌病,但副作用大,尤其损害肾脏,故临床用静脉制剂(粉针剂50mg/瓶)配成水溶性含漱剂,局部用效果显著。但该配制剂液急性稳定性差,必须在12~24h内使用。
(3)酮康唑:是咪唑类抗真菌药,能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用0.5%酮康唑溶液涂搽,3次/d,或用2%酮康唑霜剂局部涂搽,1~2次/d,效果良好。实验证明,酮康唑局部应用,治疗鹅口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制霉菌素。
(4)克霉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口服肠道吸收不太好,可局部应用。一般用1%~5%克霉唑霜涂搽,可治疗念珠菌口角炎及念珠菌唇炎;克霉唑锭剂含化,可治疗口腔白念珠菌病。
(5)咪康唑:咪唑类抗真菌药,因肠道不吸收,局部应用治疗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特别对于白念珠菌唇炎,将本品做成糊剂局部涂搽效果好。咪康唑凝胶涂口腔患处与义齿组织面,4次/d,治疗义齿性口炎疗效显著,因为咪康唑能直接损害真菌细胞膜,使麦角固醇合成发生障碍,以此达到抗真菌的目的。

全身支持治疗
补充维生素B25mg/次,3次/d,复合维生素B等。调整全身情况,如缺铁者应补充铁。内科配合治疗全身疾病。用转移因子、胸腺素等增强免疫功能。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管鶒,引起食管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鶒,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