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的计算分析,真实地反映出产品的成本,通过成本控制来加强成本管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生产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必要的环节,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除了运用高效的管理手段提高效率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只有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才会发挥它的生产力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间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生产成本管理的原则:
降低生产成本是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但如何有效、系统地降低成本、控制成本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本文结合成熟的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本人的工作实践、体会,认为生产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一、标准成本中心与非标准成本中心相区分原则
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其实质首先是一种业绩管理,即业绩评价行为。而业绩评价依管理人员所负责任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就是以达到最低成本要求为目标的企业中的一个单位。利润中心是以净利润为目标,投资中心以投资收益率为责任目标。企业的生产部门,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应当将标准成本中心与非标准成本中心即费用中心区分开来,分别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
标准成本中心,就是所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的责任中心。通常,标准成本中心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工厂、车间、工段、班组等。在生产制造活动中,每个产品都可以有明确的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因此,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而非标准成本中心即费用中心,通常被用于管理那些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示来衡量,或者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的单位。这些单位包括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的高级行政管理部门。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
二、成本差异调查与成本差异纠编相结合原则
生产成本管理既是业绩管理,也是一种行为的管理,它不仅需要将标准成本中心与费用中心区分开来,而且还需提供成本控制报告。同时有效的成本管理还需要通过差异调查。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纠正偏差的措施。成本控制报告只能使人们注意到偏离目标的表现,只是指出了问题的线索。要想收到降低成本的实效,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原因,分清责任,才能采取纠正行动,发生偏差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执行人的原因,包括过错、没经验、技术水平低、责任心差、不协作等。
2、目标不合理,包括原来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或者情况变化使目标不再适用等。
3、实际成本核算有问题,包括数据的记录、加工和汇总有错误,故意的造假等。成本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无论哪一项生产作业或管理作业出了问题都会引成本失控。纠正偏差的措施通常包括:
1、重新制定指标或修改指标;
2、采取组织手段,重派任务或进一步明确职责;
3、采取人事管理手段,选拔和培训主管人员或者撤换主管人员;
4、改进指导和领导工作,给下属以更具体的指导和实施更有效的领导。
三、绝对成本控制与相对成本控制相兼顾原则
生产成本管理还必须突破“部门”观念,即生产成本管理是整个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成本管理,既要考虑控制绝对成本,又要从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降低相对成本。
绝对成本控制通常也称为“成本控制”,其原则可以包括以下四条:
1、经济原则。
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为建立某项控制,要花费一定的人力或物力,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不能太大,不应超过建立这项控制所能节约的成本。
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具有实用性。只有通过适当的计划工作、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来纠正脱离目标的偏差,才能证明成本控制系统是有用的。
经济原则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各种例外情况。例如,对脱离标准的重大差异展开调查,对超出预算的支出建立审批手续等。
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系统应具有灵活性。面对已更改的计划,出现了预见不到的情况,控制系统仍能发挥作用,不至于在市场变化时控制系统成为无用的“装饰品”。2、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是指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发展快和相对稳定的企业,这个行业和那个行业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成本控制方法和奖金形式都应当有区别。
适合特定部门的要求,是指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技术开发部门、维修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成本形成过程不同,建立控制标准和实行控制的方法应有区别。适合职务与岗位责任要求,是指总经理、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需要不同的成本信息。应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成本控制报告。
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是指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各明细项目,以及资本支出等。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控制的方法应用区别。
3、全员参加原则。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全体职工的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为了调动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应注意以下问题:(1)需要有客观的、准确的和适用的控制标准。(2)鼓励员工参与制定标准。(3)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实际情况。(4)建立适当的激励措施。(5)冷静地处理成本超支和过失。
4、领导推动原则。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因此必须由最高领导来推动。成本控制对企业领导层的要求是:(1)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2)具有完成成本目标的决心和信心。(3)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4)以身作则,严格控制自身的责任成本。降低相对成本,又称“成本降低”。是指为不断降低成本而持续作出努.力。竞争对手的存在,促使每个企业要为提高业绩而不断降低成本,进行不断的持续的努力。
降低相对成本的原则通常包括:
1、以顾客为中心原则。必须统一规划产品的交付时间、质量和成本。同时做到更快、更好和更便宜。要在无损于产品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成本。产品成本的降低不允许产品的粗制滥造。
2、作业成本分析原则。降低成本不仅指降低生产成本,还包括要求降低企业其他作业的成本,如研究与开发、设计、营销、配送、售后服务等成本。降低成本不仅要降低生产和其他作业成本。还要降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降低。降低成本不仅指降低企业本身的成本,还要考虑供应商的成本和客户的成本。
3、关注产品单位成本原则。由于总成本的增减与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升降有关,真正的降低成本是指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4、要靠自身的力量降低成本。市价变动、税收减少等原因也会导致成本降低,但成本降低的根本途径在于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来降低成本。
5、要持续地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不应是的权宜之计,而应是企业的根本方针,应持续不断的进行。
降低相对成本就是“做正确的事”,控制绝对成本就是“把正确的事做正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既要降低相对成本又要控制绝对成本。
综上所述,以此三原则来“宏观地”组织现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有望形成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