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吧俗话讲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就在十年前,我还未深刻体味这句话的含义。那时刚从地方高中考入军校,老家人告诉我军校好,军校除了媳妇不发其它什么都发。进了军校后,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并不是什么都发,而是除学费外什么都要花钱的,而且军校学员中也有很多穷弟兄,一个月也就是*着四十块钱津贴,结果穷到袜子满是洞,一双布棉鞋穿得能揩出油(文艺兵学员们是经常笑话我们这帮老土),满世界蹭烟抽,而购买昂贵的军事杂志对我已是一种奢侈。
毕业后,我是身同感受了,分到了主要担负山地作战任务的快反部队,连队官兵的生活极其艰苦,开始时非常不适应,训练强度大,伙食跟不上,睡觉得睁只眼,其艰苦程度不是常人所能想象,也确非我一个学生兵能承受。但亏得尚有好身板,否则肯定是要被老兵兄弟们笑话了,整整半年后,我才基本适应了下来,那时脚下已有十数个鸡眼,而迷彩服已多了若干个大洞(另烟洞少许),脸宠黑如刚果大金刚,五指粗糙如烧炭佬,然负重80斤,于山间绝望狂奔十公里,呼啸山林、追鹰逐免,已是家常便饭。
那时虽然很苦,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忙碌一天两眼发黑,训练结束两腿发软,打完40火两耳嗡嗡,投弹完毕拿不动筷子,半夜醒来胳膊疼得钻心,大冬天的跑到水房用凉水浇,基本上迷彩服没有干过,上面结满盐粒子,而且工资也只有五百出头,但并未思索过待遇问题,每年还能往家里寄上几千块钱,补帖家人看病吃药。
下面的战士们训练非常刻苦,新兵是轮不上睡下铺的,那是老兵和干部的福利,但一天大强度训练下来,没有几个新兵能自己爬上床去,往往需要人帮忙推上去。
其它留下的都是能吃苦的农村娃,大多家里都很困难,虽然都很拮据,但还过得去,总是活在希望里,心态比较平和,感觉国家对军人还是很重视的,很多都想留队长期干,希望能入党、转志愿兵。且驻地百姓非常贫苦,相对来说,部队还是很优越的。我们外训时住在农村,看见很多住校的学生比我们更惨,也就是馒头加咸菜,就吩咐炊事班经常趁学校饭堂不注意时,往他们碗里加点菜(结果后来学校饭堂很恼火我们,他们的烂菜叶卖不掉了)。很
回想这些可爱的战士们,他们都是多好的人,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军人,即便是一些调离的城市兵,你也不能讲他们是逃兵,因为连队实在太艰苦了,吃苦受累不说,还要忍辱负重,那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而更多的农村兵战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荒废几年的青春,风里来雨里去,经受烈日骄阳、寒风腊月,夏天热得中署,冬天冻得手开裂,甚至嘴冻得说不动话,可限于当时兵役制改革滞后,大多最终一声不吭、无怨无悔的回到了地方,重新融入到社会中去,毕竟军人也是人,从民众来,最终亦要归入民众中去。
望着站台上远去的身影,我的心灵深处极大震撼。当兵使你经受锻炼,走完那段峥嵘岁月,昔日的战友情将永不褪色,当兵的人身经历终其一生都将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正是那时起,我真正体味到了当兵后悔三年、五年、八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