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
【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解释】: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成语典故
【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他觉得在 文采 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含混的语句了。”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七章:“新任的支部书记……怕得罪人,在支部发生争论时,常常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亦作“ 模棱两端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粤东纪事》:“ 祁宫保 模棱两端,怕事之极。”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 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拼音代码】: mllk
【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
【反义词】:旗帜鲜明
【灯谜】: 可不可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态度不明确
【英文】: cut both ways
【辨音】 棱;不能读作“líng”。,应该读l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