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

2020-05-16 健康养生 69阅读

什么是工作中的心理保健

我们许多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花在工作上,这个时间之和远远超过了我们休闲或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时间。现代社会中的人简直是在不顾一切地工作,理由首先是我们得活着,其次是要活得好些,再好些。但是来自工作的巨大压力却往往破坏了我们的健康。

(一)参加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可以活跃我们的躯体,使我们精力充沛,也可很好地改变工作的节奏。对于那些常坐办公室的人们,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他们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减少身体上的疲劳,从而消除我们有时莫名其妙想骂娘的冲动。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可以加强我们的身体素质,使我们轻轻松松地加班。

(二)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缓冲工作的压力

培养自己的爱好,在工作之余不时抽空弹琴吟诵,或者挥笔泼墨,或者出门远行,可以调节过于紧张的情绪,缓解压力。参加社交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减压的好办法,但是要记住,不要把工作中的问题带到社交活动中去,因为那样无异于再次延长工作时间,当本该属于我们的个人生活被工作所侵扰时,我们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喘口气。

(三)了解自己的极限

我们都会渴望着提升。但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被提升到什么程度才是我们能胜任的,到什么程度我们将不堪重负。上司往往会根据下属的努力程度与获得的业绩去决定升迁,但你尽最大努力获得的升迁却会给你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如果你不能适应,挫折感和抱怨就会应运而生,而你的前途也将受到威胁,这时还不如不升迁。

了解自己的极限,还包括对自己的身体所发出的“信号”的“聆听”,要了解来自身体的哪些表现表明我们已经疲倦了,需要休息,到这时,你就真的应该关掉手机,让自己“消失”,等疲劳恢复后再去向上司解释。

最后,我们推荐杰诺?维特的几个对待工作应急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接受自己的力量、缺点、成功和失败;

拥有一个能够坦率交谈的好朋友;

用积极有建设性的行动来对待工作中应急的来源;

除与同事交流外,保持自己的社交活动;

从事工作以外的创造性活动;

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幸福无处不在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幸福大多是主观的,它原本就深植于人们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中。因而,幸福无所不在。

人有生理上的需要,所以离不开物质生活。尽管金钱能买到一切物质的东西,可以充实人的物质生活,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却不是有了钱便能满足的。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过得如何舒服,活得多么安逸,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乐充实,充分地把生命的价值发挥出来。

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是来自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智慧和修养。金钱无法购得知识和学问,不能增进人的道德水准和涵养功夫,这一点是绝对无法否认的:不然的话,富人个个都是快活神仙了。

开阔心胸自我解脱

多疑的人心胸狭窄,固执己见。因此,必须针对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加以克服锻炼,做到心胸开阔,达观坦荡,自我解脱。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多参加文体活动,经常到郊外游山玩水,登高望远,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样会使自己心胸开阔,生活得轻松活泼,充实愉悦,根本无暇去思索那些毫无意义的闲言碎语。久而久之,自己会变得豁达大度、乐观开朗起来,狭隘多疑的心态也会得以改变。

猜疑的解除自然就在于主动地与人交往,拉近人与人的关系,彼此互相信赖,以及在自己的心灵中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以积极的进取精神释放出心里的不平、积怨、苦闷与烦恼。疑心太重的人,于人于己都贻害无穷,所以有猜疑性格的人,应当彻底反思,重新审视自己,尽快摆脱疑心的泥潭。过多地陷入对平凡小事的猜疑中,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过于敏感,时刻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印象这类琐事,时刻担心别人小看了自己,轻视了自己,无端地猜疑别人,这全是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全是自出难题,自设障碍,自找苦吃。

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保守思想,这是嫉妒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所以改变这种社会观念,是克服嫉妒心理的一剂良药。营造良好的社会竞争环境,以竞争环境来疏导嫉妒心理,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一个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为主导的社会良好环境,就会使嫉妒之风无立锥之地。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可以让人人都愉快地接受“合理超越别人或被别人超越是极其自然的”这样一种心理。

合理的竞争观念,还会使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一个人了解了自己,便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嫉妒,因为他知道自己办不到的就是办不到,办得到的就是办得到。比如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建筑工人,不会嫉妒办公室里的建筑设计师;兢兢业业的清洁工不会嫉妒西装革履的总经理一样。

保持精力旺盛有哪些秘诀

疲劳是大多数人在一天的工作中常会遇到的现象,但如果你刚好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时打起盹来,不仅会影响你的形象,而且很可能会耽误大事。怎样才能在工作中经常保持旺盛的精力呢?下面的5种方法也许会使你受益。

(一)适应生物节律

充足的睡眠对保持精力旺盛至关重要。但睡得很好的人也会疲劳,这是受你的生物节律所致。如果你在晚上11点或12点上床睡觉,第二天上午10点或11点会是你精力最旺盛之时,而在下午1点到4点之间你可能会感到困倦(部分人在晚上6至9点之间会出现另一个精力旺盛的高峰期)。尽管每天的生物节律在控制着我们的身体,但适当的活动、甚至聊天也会有助于你打断生物节律中的困倦期。因而,在下午你通常感到困倦时,可走出去同一位同事闲聊一会儿,这有助于你清醒。最好的方法是让你的计划适应生物节律,将下午的时间留作处理一些社交类工作,比如给朋友回电话,或带孩子去玩,而在上午精力旺盛时做那些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

(二)注意适当饮食

(1)碳水化合物会增加血管收缩,产生5-羟色胺,它是一种促使睡眠的脑化合物,如果你在午餐时吃的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话,在下午就更容易犯困。另外,含脂肪过多的食物不易消化,会导致大脑和机体的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疲倦。所以,为了保持精力旺盛,我们最好选择那些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和少量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做饮食。

(2)维生物和矿物质储备的降低也会引起疲劳,因而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消除疲劳。如最新研究表明,化学元素硼的摄取量不足会降低大脑的记忆力或使精力不易集中,因而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吃些富含硼元素的包菜、胡萝卜、苹果、梨、桃、葡萄和花生等食物。

(3)保持血糖水平的均衡有助于能量向大脑和机体输送。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一天吃5餐,每餐吃少量食物,且记,在你需要精力集中之前进餐时不要吃得太多。

(4)有些人试图靠糖果或小甜饼振作精神,但因糖会很快被血液吸收,因而效果不太理想。如果你要在下午4点困倦之时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不妨吃些松饼饼干、水果加少量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它有助于你的活力坚持得更久。

(5)咖啡因的刺激也能增进大脑的活力,但使其兴奋的作用同摄入量的多少并不成正比。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咖啡因量是128毫克,多喝也不会起更大的作用。

(三)有规律地锻炼

当你感到困倦时,做些适量的运动会使你活力再现,但并不需要锻炼过长时间,只是围着大楼转一圈就会使你的肾上腺素水平增加而在短时间内活力重现。

(四)保持精神愉悦

疲劳看似是身体上的,但实际上常常是由心理上的烦恼,特别是压抑或愤怒造成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说:“过度疲劳和情绪低落应被视做危险信号。要注意是什么在烦你,无论它是工作上的不快,还是家庭中的麻烦,你虽然无法改变一切,但你应该能改变自己看待和处理它们的态度。首先在精神上振作起来,才能在工作中充满活力。”

(五)向运动员学习

在竞赛中,运动员是怎样克服疲劳的呢?他们的秘诀是深呼吸。运动心理学家认为,深呼吸有助于消除疲劳。方法是,用鼻子吸气,直到下腹部胀满,然后稍有停歇,让空气在体内循环一下,再慢慢地将它们呼出,并配合收腹运动。

(六)为什么投资健康要选好“健康点”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开始注意锻炼身体了。但怎么锻炼、锻炼些什么?这里有个选好“健康点”的问题。

所谓“健康点”——就是指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例如:打乒乓球,门球、羽毛球,或者去游泳、爬山、跳舞等等,只要能锻炼身体的都可以考虑,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如果自己不喜爱就很难长期坚持。

要根据现实条件确定,再有爱好,没条件也不行。要想打乒乓球,得有球台;想跳舞,得有场地。总之,要能够做得到,才可以决定选出哪一种健身活动。

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特别是中老年人,选择适宜自己年龄、体力的项目。

当然,一旦选准了项目,要舍得花钱、花时间。

练吧,正如《健康歌》中所唱的:咱们大家来锻炼,活动活动身体好。

减轻压力的7种简易方法

现代社会充满了挑战和竞争,白领男人的性格和时代的特征联姻,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适度的压力既对工作学习生活有利,也对健康有利,但过度的压力却可能压垮你的精神和身体。这经常会使他们心理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低落。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自己往往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

这里向你介绍几种解除压力的秘诀,只要你照着去做,一定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

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到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身处逆境而心事重重,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尽善尽美的。

(二)运动消气

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布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随意冲撞。

(三)看恐怖片

美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四)嗅嗅香油

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服人类大脑进线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五)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饥饿的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当食物与唇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从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唇部接触食物并咀嚼和吞咽的时候,可以使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力转移,在大脑摄食中枢产生另外一个兴奋区,从而使紧张兴奋区得到抑制,最终使身心得到放松。

(六)穿上称心的旧衣服

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与此同时,当人们穿上自己认为非常“顺眼”的衣服,自我感觉良好时,就会重新鼓起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七)养宠物益身心

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荣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东京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为消除雇员的紧张,每个月花2500美元请人定时牵来憨态可掬的牧羊犬,让公司雇员放下手中的工作来逗弄牧羊犬,从而减轻因工作紧张带来的精神压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