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孔子和孟子在处理人口,富民和教育三者的关系问题上有何异同

2020-06-13 文化 100阅读
事实上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古代的学者很早便注意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需求,社会经济、政治、军事都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我主要谈一下经济对教育的影响。《论语.子路》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从这段话里,我们看出孔子将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作为立国三要素。“庶”意为“人口”,孔子认为充足的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口就谈不上治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之富裕起来,以满足人们的消费之需。有了物质生活作为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这也就是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样再把教育搞好了,国家才算治理好了。孔子对“庶、富、教”三者的排列明显反映出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而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发展。怎样实行仁政呢?他提出“保民”、“养民”和“教民”的具体纲领。
“养民”,就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并尽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进步。
孟子多次提出“不违农时”,保证农民能够正常地从事生产,把它作为施政的最起码条件。对于老弱孤苦者,孟子则主张养老。他说:“过去周文王治理岐地,耕田的人交税的比例是九比一;从政的人有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口与市场,只检查却不收税;湖泊里打鱼不加禁止;处分犯罪的人不株连到妻子儿女。年老了失去妻子的人叫做鳏,年老了失去丈夫的人叫做寡,年老了没有儿女的人叫做独,年幼的失去父亲叫做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穷苦却无处求助的人。周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一定先想到这四种人。”
为了达到“养民”的目的,孟子认为必须保证农民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土地。他提出“制民之产”的具体主张,因为有了固定的产业,百姓的思想就稳定了。
孟子所说的“教民”,是让人人都懂得封建伦理道德(礼义)。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又明白礼义,犯罪的人自然就会减少,社会就可以安定,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因此,孟子认为教民比养民还重要。他说:“仁德的言论不如仁德的音乐更能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更能获得民心;百姓敬畏良好的政治,百姓喜爱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政治获得了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获得了百姓的拥护。”
孔孟“保民”、“养民”与“教民”的仁政纲领,与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民富易治”和“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不谋而合。其中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也就是百姓要富裕就要有土地,有恒产才有恒心———在今天看来都很有现实意义。回顾我们改革二十多年的历史,小平同志正是以这样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改革事业。他从农村改革开始,把土地分给农民,并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这些正是“制民之产”、“藏富于民”的仁政纲领的体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