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结构都包含哪些成分?各成分之间具什么样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

2020-06-16 社会 142阅读
了解你的人格结构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一个整体,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彼此交互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内,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内动支配作用。
本我(id)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从出生之日起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格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成为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生之本能促动个体求生活动的内在力量,此种力量称之为欲力(libido)本我需求除了由基本需求形成的生之本能之外,也包括攻击与破坏两种原始性的冲动。此种原始性所促动的内在力量,称之为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本我中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所以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而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婴儿饿了要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产生的。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在现实环境中得不到满足,它就必须迁就于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因此,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中有两个重要部分:1、自我管理(ego-ideal),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2、良心(consience),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如个体所作所为符合他的行为理想时,就会感到骄傲;反之,如所作所为违反了他的良心时,就会感到愧疚。因此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两个意识境界。居上层者为意识境界,其中包括自我与超我;居下层为潜意识境界,本我即在其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如能彼此交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发展成为一个适应良好的人。如果三者失去平衡,或彼此长期冲突,就难免导致个体生活适应困难,甚至演变成心理异常。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的。原因是在6岁以前的个体,其本我中基本需求(指性)是靠身体这些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为性感区(erogenous zone)。在6岁之前,如果某一时期个体在行为上受到过分限制,或过分放纵,致使个体未能在需求上获得适度的满足,就可能产生发展迟滞现象,此现象即称之为固着作用(fixation)。弗洛伊德氏期中,基本需求中性欲力的满足,又是以后发展顺利与否的重要关键。
因为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成为性心理发展期(psychosexual stgae)。性心理发展期的简单定义是:
1、 口腔期(oral stage‘0-1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活动受到限制,可能会六下后遗症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oral character)者,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特征。
2、 肛门期(anal stage‘1-3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排除时所产生的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是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而言,是重要的关键。成人中有所谓肛门性格(anal character)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腹、吝啬等。
3、 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
4、 潜伏期(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7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的情感,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活动多呈现男女分离趋势。
5、 两性期(genital stage ,青春期以后):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自此以后,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已臻于成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