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时候举行?

2021-11-03 旅游 539阅读

“那达慕”大会举行时间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蒙古族的“那达慕”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旧时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

按照游牧民族的习俗,弓箭是男子必带之物,也是珍贵的馈赠物。参加射箭比赛的不分男女老幼,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及射程都因民族、区域和人而定。射箭比赛可分为立射、步射和骑射。

与骑马射箭相媲美的游戏是摔跤,摔跤不仅是力量的角逐,也是智慧和技巧的角逐。一般摔跤参加者的年龄、体重没有严格的区别,摔时也没有一定的程式。每当摔跤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候,祝赞词开始唱起,嘹亮的祝赞词是激发摔跤手的最后的勇气和信心。

在欢快的赛场上,还进行“赛布鲁”、套马、赛骆驼等体育活动。当激烈的比赛结束之后,马头琴响起的时候,牧人纵情歌舞,意犹未尽。在“那达慕”大会上,牧人还要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易活动。

扩展资料

据摩崖石刻《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大会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

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成为蒙古大汗时,为了加强各部族之间的凝聚力、检阅自己的部队和分配各部草场,便于农历六月初四举行了“大忽力革台”。各个部落的首领欢聚一堂,表示团结忠诚,并且一同庆祝在大自然的庇护下这一年的牧群兴旺繁盛,是历史上有记载的首次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的前身是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做路标或界标),又名“鄂博”。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它是蒙古族人为了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而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表达了族人对本族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崇敬怀念之情。

每年水草丰美之时(各部落时间不同,所以祭敖包通常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八月间),蒙古族人民都会举行祭敖包的宗教活动。

敖包是在一片地势开阔、景色壮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座半圆形石堆,顶端竖立一根系着写有经文的布条或者是牲畜羽毛或角的长杆。待到了祭敖包的日子,牧民们一定会携带着哈达、煮熟的牛羊肉、奶酒和奶制品赶来,在敖包前上供、祭祀、祷告,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祷告完毕,众人再次跪拜起身后纷纷往敖包上添加新石或者柳条以修补敖包,或者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凡是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着敖包,按照从左向右的方向绕敖包三圈,并将带来的奶酒、奶制品、点心等向敖包抛洒。在祭祀活动之后,人们会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那达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