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思路
一个核心: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个着眼点: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三个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坚持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开拓创新,突出特色的原则。
四项要求: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必须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必须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必须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五个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员“双重管理”工作,二是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三是巩固“创卫”|“创模”成果,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四是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一方平安;五是落实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六个目标:语言最文明,环境最优美,秩序最良好,人际关系最和睦,经营活动最诚信,社会风尚最健康。
构建和谐社会抓好安置帮教――南环第一社区刑释解教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几点做法
在当前,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做好刑释解教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显的尤为重要,它不但直接关系到回归人员在服刑、教养期间的教育改造、转化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防止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要广泛宣传,号召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在社区开展的安置帮教工作实践中,目前还存在着安置难、帮教难的问题。安置难的原因:一是由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回归人员难以适应;二是用工单位对聘用人员条件的挑剔,对回归人员存有歧视;三是回归人员大多数无经济能力支撑,部分还受到家庭的冷落和抛弃,使其想自谋职业而又无经济基础;四是回归人员择业态度不端正,收入少、工作苦的工作不愿干,造成安置工作困难。而帮教难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一是人难找。主要是由于户口在而人不在,部分人员释解后不再住在家里,还有部分人员,由于搬家(卖买住房、婚变等)而住到了辖区外,要想找到他们很困难。二是回归人员一旦生活遇到暂时困难和遭到冷落,就会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以种种借口对帮教工作不配合。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给社区的安置帮教工作带来重重困难,而产生脱管、漏管、不服管的现象增多,直接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隐患。
针对上述现状,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一社区就如何做好刑释解教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有:
在安置工作中,一是对刚刚回归的人员,与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协调,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给予临时生活补助,并根据政策规定,享受有关保障,如进入“低保”或“低保边缘”,这样既减轻了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又让其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同时为下一步帮教工作打下基础。而对生活暂时有困难的帮教对象,社区视情把其列入“邻里情”帮困对象,给于一定补助。刑释回归人员杜某,按照“低保边缘”办理条件,社区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协调,为其办理相关的入保手续。二是与社区劳保站协调,让所有的刑释解教回归人员到社区劳保站进行登记,以了解、掌握他们原有的特长和就业需求,为培训、就业挂号。帮教对象徐某、石某和杜某,在社区的积极帮助下,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他们目前的工资水平不高,但也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基本生活已无忧。
在帮教工作中,一是注重首次教育。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谈心交流,用法律、道德、亲情、友情等来约束、感化回归人员,达到解除其心理防线和消除其抵触情绪的目的,让他们树立起正常生活的信心,正确地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对那些符合条件进入“低保”和“低保边缘”的回归人员,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低保政策中的规定,不得无理取闹。二是抓好日常教育。适时做好家访工作,向其家人了解回归人员的思想及生活情况,说服家庭成员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做好帮教工作,并尽力帮助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他们对社区干部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帮教质量。三是注重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教育。在节日和遇有重大活动时,加强对回归人员的帮教力度,对个别不放心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采取见一次面,谈一次话,与其家人沟通一次的做法,做到警钟长鸣,确保节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底数清、情况明,使回归人员做到自我约束,平稳过度。
面对当前案件高发,犯罪率、重新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象以前那样光凭“要好好做人”的说教已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对那些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自谋职业困难,又无业可投无业可就的回归人员,更要作为重点进行安置。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一社区对刑释解教回归人员,在“生活上解困,技能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帮扶”的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为“创建和谐社会、幸褔社区”作出了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