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九五等,都是易经特有的“爻"的名,比如说乾卦,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六道杠杠(即“六爻”),这六道杠杠每道杠杠从下到上分别对应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这是爻的名,每个爻都有爻象,比如“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易经的一个重卦有六个爻,为了表示他们六个的位置,我们用特定的方法来表示他们。
有以下解析:
回到那个立在太阳底下的木棍上,当太阳照在木棍上,木棍的影子映在第一根横杠即第一根爻上时,第一根爻变为阴爻,就是六,我们可以用“初六”表示这第一根阴爻。
如果木棍的影子没有映到第一根爻上,那么第一根爻就是阳爻,就是九,我们叫这第一阳根爻为“初九”。
第二根我们叫六二或者九二,同理第三根叫六三九三,第四根第五根也一样,叫六四六五,或者九四九五。
扩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
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