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

2022-07-31 财经 53阅读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根据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关系属于借款合同之一种,但为遵从民间习惯和司法实践,将自然人之间及其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称为民间借贷纠纷。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有:
一、借款时不写借条产生的纠纷
二、因没有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而产生的抵押无效的借贷纠纷
三、分次还款但借条没有销毁或者收回产生的纠纷
四、借条非借款人本人书写产生的纠纷
五、诉讼时效纠纷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借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借条上写明的归还日期,或者前一次催要之日开始计算,超过三年的,即丧失了胜诉权,债权便不会得到法律上的保护。
六、借款利息纠纷
我国《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