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十周年 那些人过得怎么样了

2022-07-30 娱乐 132阅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廖智和婆婆以及10个月大的女儿被埋进废墟。26个小时后廖智被救出,但她永远失去了孩子、婆婆和跳舞的双腿。作为儿媳,她送别了长辈;作为母亲,她失去了孩子;作为舞者,她失去了双腿。一场地震,同时夺走了她的家庭和事业。

“在废墟里被埋着的时候,觉得可能很快就要死了,但当我被救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冲击,很震撼——我居然活下来了!死里逃生带来的是对失而复得的“第二次”生命的尊重,就想好好地把握住未来的每一刻。”地震后,廖智没有忘记自己获救的每一个细节,她说,知道生命有多脆弱,人才知道该怎么活。

活着是一件珍贵的事,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512地震亲历者都表达着这样的感受,廖智也不例外。截肢后不久,曾是舞蹈老师的廖智重返舞台,一曲《鼓舞》曾震撼一时,高位截肢后的腿支撑着她完成一个个高难度的舞蹈动作,爆发着骨子里的生命力量。在生活中,她尽量不依靠轮椅,她安装了义肢,继续跳舞、跑马拉松、攀岩,她重新获得了身体的自由和对生命的希望。

涅槃重生,重新获得幸福家庭

2014年6月1日,在地震过去六年之后,廖智晒出婚礼照片,重新收获了爱情和婚姻。她的女儿熹熹,现在一岁半了。在他们家里,至今保留着廖智大女儿的照片,她会把曾经的经历如实告诉小女儿,希望她知道所有的故事。

正是因为对过去的纪念,廖智对家庭更加重视。一岁半的熹熹有22斤了,爱黏着妈妈,爱要抱抱。“不会因为截肢而抱她的时候有犹豫,也不会告诉她你可以帮助妈妈。”廖智不想让女儿有心理负担,不想让孩子觉得,要小心、要保护妈妈,“希望她是健康的。”

小女儿的到来也并不意味着取代。“我们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在天堂相见,会和大女儿团聚的。”最近,廖智又有好消息,肚子里有了二宝。她打算至少陪着两个孩子都读幼儿园了,再考虑自己工作的事。

从幸存者到志愿者的转变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会变化的。对廖智而言,现在的她因为自身的经历,会更多地关心周边的人。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地震后,廖智第一时间出发抵达地震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到灾区帮助了很多跟曾经的她一样受灾的人们。

“如果不是因为在这场全国人民关注的灾难中受伤截肢、备受关注,廖智可能现在还在路边摆地摊谋生,哪里还有可能站起来跳舞?”丈夫的一句玩笑让廖智开始关注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

每个月,廖智和丈夫都会以私人名义发起聚会,邀请使用义肢的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鼓励他们去参与社会活动,展示自己的“不完美”,传递“你可以很自信、很有尊严地去生活”的信念,也逐渐改变社会对所谓弱势群体的思维惯性。廖智的举动帮助了很多和她一样的人重拾对生命的希望和自信,地震后获救的生命群体正在闪闪发光。

廖智的坚强源于对生命的珍惜,5.12地震之后还有很多活下来的幸存者,他们都带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更加努力地生活着。灾难无法击垮人类的生命意志,天助自助者,人类之爱将永存。

贝尔安亲作为课后服务品牌,向这些意志坚强的人们致敬。距离5·12四川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年,随着时光流逝,生活还要继续,贝尔安亲也祝愿所有经历过灾难的人,能够保持希望,重建生活,重拾信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