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干舌燥
【拼音】: kǒu gān shé zào
【解亏段启释】: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2. 舌敝唇焦
【拼音】: shé bì chún jiāo
【解释】: 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销如费尽了唇燃铅舌。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3.唇焦口燥
【拼音】: chún jiāo kǒu zào
【解释】: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4. 口燥唇干
【拼音】: kǒu zào chún gān
【解释】: 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5.口燥喉干
【拼音】: kǒu zào hóu gān
【解释】: 燥:干。形容非常干渴。
【出处】: 老舍《赵子曰》:“直喊到他口燥喉干,心中发空,才打道进城回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