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有哪些技巧和标准?

2020-09-23 文化 65阅读
1.突出主题让拍摄画面变得简单
刚开始学摄影时,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脑子里就是有一个概念尽可能多的把眼睛看到的东西拍摄出来,觉得所有东西都值得拍摄,都很有趣,我要把这些还原给其他人。最后拍摄出来的照片仅仅起到了记录的作用。
这时我们就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这幅照片到底是为了展示什么,我们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确定了主题,我们就可以把拍摄的画面尽量简单化,把眼前杂乱的元素剔除掉,把焦点放在你的主题物件上,去掉多余或不相关的元素后,你拍摄出来的照片自然而然的变得主题突出了,同时也更吸引人了。

2、框架构图法
框架构图,即将画面重点利用框架框起来的构图方法,会引导观者注意框内景象,产生跨过门框即进入画面的感受。由于框架亮度往往暗于框内景色亮度,明暗反差大,要注意框内景物的曝光过度与边框曝光不足的问题。
3.根据拍摄物体尺寸使用不同比例来构图
一般新手拍照,都是一个模式,上来就是一个横构图。从来不管拍摄物体是什么尺寸,什么位置。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显得很沉闷。其实横构图与竖构图可以表现出很多不同感觉。
我们在拍摄中可以运用横构图去拍摄宽阔的地平线、平静的海面、人物之间的交流等,这样横构图画幅特有的稳定性就可以得到很好地表现。而竖构图则有利于表现垂直线特征明显的景物,往往显得高大、挺拔、庄严。
还有,照片的比例也不一定是要3:2或4:3的,不妨试着使用相机内1:1、16:9等不同比例,这样可以令你的照片更多元化。
4.不要总把要拍的物体放在正中央
新手在拍照时会不自觉的把要拍摄的物体放在相机画面正中央。这个方法是新手在摄影时不会出错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这样的照片有时拍出来就会显得太平淡而不耐看。这时的你就需要我提到的方法了。可以好好利用常用而经典的三分构图法或黄金分割构图法,把主体放在那4个交叉点上,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好看。
5.使用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即利用线条引导观者的目光,使之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的线,但凡有方向的、连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引导线。现实中,道路、栏杆、河流、颜色、一排街灯、几块石头、阴影甚至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一张没有经过认真构图的照片往往会缺少焦点,让读者不知道该看那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不妨去寻找一条好的“引导线”,引领读者的目光到主体身上。所以当我们拍摄照片时,旁边如果正好拥有上述物体,我们脑海里就是应该立即想起引导线构图的方法来,好好利用这些物体拍出令人心动的照片来。

6.使用对角线
对角线构图是指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旨在表现出动感、不稳定性或生命力等感觉。不同于常规的横平竖直,对角线构图对欣赏者来说,画面更加舒展、饱满,视觉体验更加强烈。对角线也是比较常用的构图方法,对比起水平和垂直方向主要表达出的平稳感觉,对角线非常适合表达动感或是充满能量的效果。
7、预留空间给“移动中的对象”
人类看到某一物体后常常会想象下一秒它会怎样做,或是变成什么呢?因此在拍摄一些会移动的物体时(不论是否真的会移动还是感觉上会移动),请在其移动的方向留一点空间位置,这样照片会显得比较和谐。
8、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这个构图方法可以说是摄影人必会的,利用浅景深效果,可以从凌乱或复杂的背景中突出主体,不但适用于人像拍摄,在静态对象、风景特写、建筑摄影中也能派上大用场
一般条件及方法:
1、大光圈(尽量用最大光圈,要受镜头限制);
2、用长焦端;
3、前景与背景的距离,最好前景离相机要近点,背景与前景要稍远;
4、在微距模式下更容易拍出背景虚化效果。

9. 善用颜色对比
对比可以说是构图技巧中最容易又重要的技巧之一,新手可以从颜色对比中学习,你只需要找出相反的色系来拍摄便可,例如黄蓝、红绿等。构图时除了可以把这两种颜色并排对比外,也可以利用包围的方法(例如绿叶丛中的一点红)来表达。

10. 不要死守理论,自由发挥
其实构图技巧的理论只是一个开始,到真正拍摄时你可以大胆一点去尝试,只要能够表达出该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些打破常规的构图方法反而可以加强照片的感染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