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的地理环境

2020-06-07 旅游 246阅读

东山岛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13.1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7.3摄氏度,多年平均气温为20.8℃,终年无霜冻,多年平均降水1103.8毫米。
地质
(一)上三叠统——侏罗系变质岩
广泛分布于东山岛境北、西、南部,即建宅——西埔——亲营山——岩雅一线以西、以南及铜陵镇北部,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岩性为片岩,变粒浅粒岩类,分为4个岩性段:
二云石英片岩段:上部为二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夹有较多的变粒岩,偶见石墨二云石英片岩。中部为黑云二长变粒岩,夹硅线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二长浅粒岩。下部为硅线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夹石墨二云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和石英岩。本段常被花岗质脉贯入而形成条带状混合岩。主要分布于苏峰山一带。
(二)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火山岩
1.第二段:灰色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岩夹凝灰岩、砂页岩,分布于大。
2.第三段:深灰色石英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夹砂泥岩。分布于八尺门—后林—杏陈—礁头—埔头—线以北。
(三)第四系残积层
由变质岩、火山岩、侵入岩风化而成的红粘土。由表面向深部逐渐向风化岩、新鲜基岩过渡。红粘土厚度一般1~5米。主要分布于八尺门、杏陈、前楼、西埔、梧龙、东沈、康美、城垵、铜钵、亲营、冬古、陈城等地。
(四)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风积砂
为砖红色中细砂,偶见粗砂和细砾,缺乏层理,分选性好,厚3~8米,分布于东沈、铜陵、澳角。
(五)第四系上更新统中下段海陆过渡相堆积层
仅呈小块分布于顶西坑。岩性为灰黄色亚粘土、黑色粘土,底部为中粗砂砾石。厚度少于10米。该层大部份呈隐伏状。
(六)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海积层
零星分布于西埔、山前、马銮等地。岩性为:上部灰色含砾轻亚粘土夹粉细砂,下部黑色粘土,底部砂砾石层。厚度小于10米。本层大部隐伏于地下。
(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呈小块状分布于陈城等地山前地带。由灰黄色亚粘土、粘土、砂砾石组成。厚度9.5米。
(八)第四系全新统中段海积层
分布于大路口、白埕、东沈、前楼、陈
城、礁头一带。上部为薄层粘土或淤泥质粘土,下部为中细砂,厚度1~3米。本层大部隐伏于地下。
(九)第四系全新统上段海积层
分布于大、西港、双东盐场等地。上部为淤泥质砂或亚粘土,灰色淤泥或细砂,含贝壳;下部为灰色淤泥质细砂,偶含砾。厚度5~8米。
(十)第四系全新统上段风积层
分布于湖尾、山只、林边、赤山、白埕、亲营等地。由灰白和灰黄色粉细砂组成。厚度1~15米。
(十一)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
分布于局部山麓,为砂砾粘土混杂。厚度一般1~5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