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车辆工程的研究所简介

2020-06-20 教育 141阅读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由原浙江大学内燃机研究所(浙江大学内燃机专业创办于1958年)和原浙江大学蓉杭模具高技术研究所,通过学科交叉在 2000 年初组建成立。 研究所现有在编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共 20 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 10 名,高级工程师 5 名,在职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名。研究所现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近 1800 平方米,共有 8 个发动机实验室、一个汽车底盘测功实验室、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和 7 个专项实验室,如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实验室(ANVL),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实验室,发动机及车辆热系统实验室等。研究所设有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可以招收动力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 3 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动力机械及工程和车辆工程 2 个学科的博士研究生,此外,还先后开设了 2 个本科专业:热力发动机(原称内燃机)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方向)。在站博士后4名,在读博士研究生 21 名,硕士研究生 66 名,本科生 30 余名每届。多年来,研究所主要从事车用动力能源清洁利用与多元化、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内燃机传热和热强度的理论与试验方法、内燃机零部件可靠性理论与试验方法、内燃机及车辆性能检测技术、机械产品及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研究所现为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兵工学会发动机分会委员单位。并先后有近30名研究生和数十人次的教师前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学习、学术交流和工作访问。美国的 Wisconsin 大学、 Princeton 大学,德国的 Kaisers Lauten 大学,加拿大的 Calgary 大学,日本的崎埠大学、武藏大学、北海道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有近1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兼职教授。近5年,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军工、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他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等 100 余项,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50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0 余项,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资料来源与:动力机械与车辆工程研究所简介)
浙江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国内院校排名之所以于学校排名有所距离,一方面是因为本科生算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专业内;没有一个完整的车辆工程研究所,所以一些教授博导分布在不同的研究所,至于资源不能很好整合。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很好的整合加上浙江省汽车领域项目多的优势条件,还有浙江大学师资以及招收学生综合素质高的优势。相信浙江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定会为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汽车工业的国产化做出重大贡献!
2010年7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1名国家公派留学澳大利亚、1名本校直博、1名一汽大众汽车、1名一汽技术中心,1名上海大众汽车,2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2007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 第10名A/267 车辆工程排名不祥
2006年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排名不祥 车辆工程△:第14名A/57。
2005年车辆工程:车辆工程△:第6名A/44
2004年车辆工程:车辆工程△:第8名A/38。
2002年车辆工程:车辆工程△:3/41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