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自己粘的时候在剪裁套胶的环节有什么技巧或要点??

2020-09-06 体育 72阅读
在开始粘拍之前,你先要面对一个选择:走专业路线,还是走业余路线?不同的答案会应用不同的方法。
所谓专业路线,简单地说就是“灌胶”——每次打球前都要将球拍重新粘过,并且使用的胶水量大大超过“业余路线”,务求让海绵最大限度地膨胀拉伸,以获得惊人的杀伤力。到现场观看过高水平职业比赛的球友,也许会为那金属般的击球声所震撼,不要以为他们的底板与自己手中的有多少天差地别,其实那完全是胶水的贡献。而业余路线,则是一次粘贴数次使用,推崇以最少的胶水量而获得较稳固的粘合,往往不到更换海绵胶皮时不再碰胶水。
何者为优?实际上两种方式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而要根据使用者自身的情况决定。对技术熟练、训练有素的职业选手而言,灌胶后的球拍是一柄利剑,能够帮助自己在比赛中将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中等以上水平的业余爱好者而言,灌胶则如同使出七伤拳,享受快感的同时也容易为不好掌控而烦恼(虽然海绵发涨后手感柔和了,但速度过快有时不及控制),状态稍差时更可能失误频频,最终也许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且每次灌胶后都会因胶水的用量、涂胶的方式等差异造成击球感觉的不稳定,用与不用就看个人喜好了;对初学者来说,灌胶则是一种浪费,只能徒增捡球的时间而不会从中体验到任何好处。
从技术风格上看,弧圈为主、偏好进攻的年轻球友最适走“专业路线”,攻防均衡、崇拜老瓦的弧圈选手次之,快攻痕迹明显的中老年球友则应慎用此道。对于打短颗的业余爱好者,不推荐灌胶,因为打颗粒本就对手感要求很高,练球时间有限的球迷再用胶水将海绵“提速”恐难掌握,而对长胶来说就更无必要灌胶了。
从金钱成本上衡量,灌胶的代价是值得思量的:胶水方面,专业快速胶无疑是最佳选择,但却价格不菲,作为替代品的补胎胶大量使用于身体无益;覆盖物方面,进口套胶通常都是嗜胶症的重度患者(TENSOR类产品除外),若是对应灌胶用的版本如Sriver FX之类更是不喝饱胶水就难以使用,灌胶效果略逊一筹的进口单片海绵往往也不便宜;同时,经常灌胶会明显缩短海绵(或套胶)寿命,国手的套胶大多是用一两周就换掉(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程度是由于击球频率高),有多少业余爱好者具备如此财力呢?
从时间成本上计算,走“专业路线”也需较别人多出一份耐心。据说马文革是国家队里最早使用进口套胶的选手,每次训练时大家都开练了他却还在粘球拍,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故意磨时间。灌几次胶后海绵上残留了厚厚的胶膜,不仅会影响击球的手感,也会影响再度灌胶的效果,而这层膜的去除对不少人来说恐怕是一种折磨。当然,习惯成自然,若你把活儿做熟了,灌胶后的快感还是挺诱人的,只是劲头一过海绵反而显得发硬难用——同吸烟差不多,有瘾。
粘拍全攻略(节选之二:粘贴)
鉴于国内的惯例,这儿只涉及胶皮、海绵、底板三者分开选购的情况,使用套胶的朋友只需参考海绵与底板的粘贴方法即可。
通常来说,建议先给海绵刷胶,因为海绵吸胶最多且干得最慢。如图1所示,将刷子蘸满胶水后,在海绵上纵、横两个方向上各刷一至两遍即可(每遍之间最好稍有间隔时间),注意每次落刷后要从一端连续刷到另一端,以使胶水分布均匀,若是习惯用较大的胶水量,可直接从罐中倾倒出胶水至海绵中央,每次形成的胶水层直径约35mm,然后用刷子迅速涂开。操作时动作要快一点,以免来不及将胶水涂匀,对于较黏稠的胶水尤其如此,海绵吸胶后的拱起也会给刷胶带来一点麻烦。若海绵上的胶水已开始显干,则宁可这一遍没刷匀也不要继续涂抹,否则越刷反而越凸凹不平,干脆待下一遍刷胶时弥补。
对于底板,刷胶前应注意是否需要预处理。传统的国产底板所用木材纹理致密不易损坏,但随着弧圈板的兴起,新的问题产生了——不少底板所用的面材(即最外一层木材)在换海绵时很容易带下一条条的木屑,反复几次以后,加上击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等因素,好好的底板很快就被破坏得“惨不忍睹”了。小编就曾接到过一位学生读者的来信,很伤心地诉说了他咬牙花几百元购买进口板后的如此遭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买到了假货,相信有过类似疑惑的球友不在少数。实际上,这一情况在进口弧圈板中很常见,典型如Avalox 500/Stiga OC/Butterfly Konglinghui等,大家只需在粘贴前将板面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清漆之类的物质、再用细砂纸稍事打磨即可,据称马文革涂的是透明指甲油,木工用的自喷光油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以既能保护底板、对其击球性能的影响又尽可能小为宜。也有的底板在出厂前已经过了预处理,为球迷省去不少麻烦,如银河推出的UV系列产品。偶有个别进口底板的保护层过于光滑导致粘贴不牢固,同样可用细砂纸略为处理使其表面粗糙一点。若是想在涂有油漆的成品拍背面粘贴,可先以“硝基稀料”溶去漆层,比砂纸打磨快得多,但是毒性较大。
给底板涂胶的方法与海绵类似,参见图2。注意底板上的胶水层要薄一些,木头的吸胶能力可远不及海绵,新底板或是面材较软的底板其胶水用量需略多一点。
胶水刷过后,晾干至表面几乎不粘手,且海绵的变形完全恢复,再如图3所示,将海绵由拍柄向拍头方向轻轻平放上去,然后用滚子同向滚压,注意第一遍不应太用力,避免将海绵扯至变形,刚刚能令海绵与板面合上固定即可,随后可略用力多滚两遍,滚速宜均匀且不可过快,如发现海绵与底板间有气泡未赶出则最好立即撕下重来。若胶水尚未晾干即粘合,会降低击球时的旋转性能,且这一影响会持续一小时左右。如发生这种情况,你可以继续使用40分钟左右;如仍无好转,撕下重粘。若嫌胶水干得太慢,可用电吹风吹一吹,但风的温度不宜调高。但也有球迷认为最好不要用电吹风吹底板,因为底板中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水分,热风可能导致其变形。
粘合之后,当然是剪裁了。如果你不是经常更换海绵而希望一次粘贴维持的时间尽可能长些,也可将这一步稍缓进行,或是将拍子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手掌均匀地压一压(贴有海绵的一面朝下,注意搁置时将拍柄悬空),因为下剪时偶尔会将刚刚粘上的海绵边缘绊松。但施压时最好不要过于用力,否则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球友来说,可能会感到海绵被压“死”了。用剪刀沿底板边缘将海绵的多余部分裁下,技术熟练者最好是一气呵成,初学者也可先剪个大概再逐步修齐。不过,剪完之后,看看粘拍师傅的成果,再看看自己的成果,大多数球友恐怕都不会对自己太满意,也难怪,若是让你也一天剪上十几遍,想不整齐都难。但是先别叹气,看看电视里国外球星们的拍子,没有几个不是多出一圈“狗啃”般边缘的,其实这多余的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底板边缘的作用哦。如想追求完美,也可在剪裁后以细砂纸将不平滑的边缘细细打磨一番,或是干脆不用剪刀,把粘有海绵的底板平放在玻璃板上(海绵朝下),以锋利的刀片、美工刀之类沿边缘将多余海绵划下。但是,切记边缘有磕伤的旧底板最好勿用此法,不然一个不小心,有可能刀口就划拉下一片木条。
接下来进入粘拍过程中最具难度的部分——给胶皮涂胶水,难在哪里?关键在于不能让胶水流进颗粒之间的底皮上(对反胶而言),否则胶水一干就把相邻颗粒之间牵牵扯扯,令得胶皮表面坑坑洼洼。建议缺乏经验的朋友先找两张废胶皮练练手。当初小编还在读高中时,从《乒乓世界》上学了一招,“用玻璃板”,如获至宝,连忙如法炮制,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均匀地涂一薄层胶水(面积稍大于胶皮即可),将(反胶)胶皮颗粒朝下轻轻平放上去,略用力均匀压实,稍等片刻,慢慢揭起胶皮就会看到颗粒顶部上附着了一层胶膜。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玻璃板上的胶水经常干得过快;揭起的胶膜往往不完整而导致胶皮颗粒上胶水分布不均(可用手指再沾上胶水补匀)。曾见有人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玻璃板上涂过胶水后,双手平拈起胶皮往胶水层上蘸下去,迅速提起,再蘸,再提起,如此七上八下一番,颗粒上的胶水就均匀了,直把小编看得……此等倒练《九阴真经》的本事还是留待有兴趣成就高手风范的DIY爱好者尝试吧,小编更愿意老老实实学习用刷子:将刷子蘸过胶水后,在胶水罐的内壁口用力快刷几下,令刷毛上只留尽可能薄的一层胶水,然后轻扫颗粒表面,注意刷子角度平一点(如图4),感觉刷毛上没什么胶水了就再蘸一次、再挤出多余胶水、再刷,通常纵、横向各刷完一遍即可。网友maak2000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法,如图5,将胶皮卷起来操作,用刷不甚熟练的朋友不妨一试。netatom网友则是将一块洗碗用的海绵浸润胶水之后来涂抹胶粒,操作中注意不可用力以免将海绵中的胶水挤出。万一胶水不小心流到颗粒之间了,可待其稍干后用尖细的物体(如针尖)将其挑出;若是粘贴完毕才发现问题,可用打火机在凹进去的胶皮附近烘一下(注意不是烤)。
正贴胶也有自己的性格:其底皮往往较反胶显得薄而软,涂上胶水后很容易变形打卷(长胶、生胶尤甚),从而给粘贴带来了小小的麻烦。你可以像图6中那样,事先用小图钉将胶皮的四角固定住,再用刷子均匀涂两遍胶水,晾一会之后胶皮会自行复原。若你每遍用的胶水很少且很快将其刷匀,也可能不会产生变形。
给海绵也刷上胶水,待海绵、胶皮上的胶水均干至不怎么粘手时,如图7所示,将一张比较结实、表面光滑的白纸轻轻置于海绵上,只留出靠拍柄的一窄条,把胶皮轻放上去,然后边抽白纸边用滚子跟着碾,一定要轻,否则会把胶皮压变形,一遍滚完之后可再稍用力多滚两道以使粘贴牢固。若是临时没有滚子可用,以手代替也可,如图8,由中间向两边轻按,注意按压的点密一些以将气泡赶出,千万别东一下西一下地乱按,且不要用力拉撑胶皮。熟练之后,也可不用白纸“做媒”。
如果想走“专业路线”,则略有不同。给海绵刷胶水的遍数要多一些,每次不等膨胀的海绵复原即行粘合,为迅速让海绵尽可能多地膨胀,可在刷完一遍胶水后,待其变形到最厉害时,即贴到底板上闷一会儿,撕下来再刷,再闷,再刷,如此反复。你还可以先将胶皮与海绵粘合,再给海绵灌胶,这样在海绵膨胀的同时胶皮也被拉伸。灌胶后,每次打球结束时最好把覆盖物撕下来,让身体紧绷的伙计喘口气,不然他很快就会老化掉。甚至,有一种不需大量胶水而能自制“TENSOR”的方法,即粘贴时尽可能用滚子加力把海绵拉伸撑开,使其硬生生地绷在底板上,击球时同样能听到金属声,速度也增加许多,但由于胶水的缺位手感就不是那么柔和了,旋转也差很多,若是让胶皮同海绵一起“受刑”,则胶皮还有可能在使用几次之后裂开,就像真正的TENSOR套胶的脆性胶面那样。
如果胶皮与海绵之间脱胶,直接从脱胶的缝隙里补胶并非明智之举,最好是小心地将其整个揭下重贴,或者干脆换新的。
对于直板,多数人DIY时都会在覆盖物与拍柄之间留出一定空隙,但也有人喜欢全部贴满,这就因人而异了。不过,对于贴两面的直板,小编建议将背面贴满,一方面利于手指握拍,另一方面若是两面都留空隙则球拍的重心会过于靠拍头而显挥动不便。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