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2022-03-24 教育 77阅读
苏联著名情报学家米哈依诺夫在其名著《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中曾指出:“当前,已发表文章的增长、老化和离散规律,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标志科学文献的最根本规律。”为揭示文献的离散规律,前人曾作过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布拉福德(S.C.Bradford)在《工程》(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特定主题的情报源》(SourcesofInformationonSpecificSubjects)一文,成为阐述文献离散规律的开山文献。经过长期观察和对各学科文献进行大量的统计调查,1948年布氏在其专著《文献工作》(Documentation)中提出了定量描述文献序性结构的经验定律:“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杂志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1:a:a2的关系(a1),对于布拉福德当时统计过的数据来说a约等于5,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布拉福德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布拉福德定律是研究文献的集中与分散规律,其基本观点是:大量某一学科的文献相对地集中在一定数量的杂志上,而剩余部分的文献则依次分散在其他大量相关杂志上,这就是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布氏定律的理论有了很大发展。1961年,随着《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的出现,E.加菲尔德(E.Garfield)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文献离散规律的客观存在,而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文献发展的内在规律。60年代以后,文献离散规律的研究向广阔的应用领域延伸,出现了理论与应用并举的新局面。70年代后,国外图书馆杂志上开始出现有关科技期刊使用情况的研究文章,而后有关学科核心期刊的文章不断涌现。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对核心期刊做了如下表述:“某学科(或专业,或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论文较多的(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所谓的核心期刊主要是某领域或机构针对某种特殊的目的如选购、阅读、收藏、职称评审、绩效评价、科研评估等制定的期刊表。以往的核心期刊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期刊选订和读者阅读而制定的。但现在被曲解利用到了各项评审和评价方面了。但是,要确定一种期刊或者说遴选核心期刊,与原来的“核心期刊”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所谓核心期刊还是目的性较强。是否是核心期刊主要还是要咨询需要这些期刊的机构,比如说,职称评审,需要咨询人事处,科研绩效评价需要咨询科研处,学位申请需要咨询研究生院等。总之,不同的单位、机构有着不同的核心期刊定义,切记不要一概而论。A机构的核心期刊到了B机构可能就不算核心期刊了。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中信所评价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得出,用于科研绩效评估。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科院编制,偏重于基础科学领域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指导图书馆的文献采购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