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衡是什么意思

2022-03-17 文化 233阅读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原文选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注释:

1、恒:常常,总是。

2、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

3、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4、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5、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

6、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

7、喻:知晓,明白。

8、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9、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10、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11、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12、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13、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14、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