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回族葬礼注意什么

2020-09-24 文化 3491阅读
回族人实行土葬,其丧葬方式的特点主要是速葬、薄葬,让亡人早日“得土为安”。“得土为安”一直是穆斯林的丧葬方式,这一点是从《古兰经》开始的。《古兰经》认为,真主最初用泥土创造人,人死后只有归还泥土,然后才能从泥土中“复活”。从回族穆斯林丧葬方式的整个程序看,都是以亡人尽早地得以复生为目的。回族的葬礼大致分为洗尸体、穿尸衣、行站礼、殡埋等四个过程。
回族把死亡称为“归真”或“无常”,称死者为“亡人”或“埋体”。一般来说,回族对年迈或病危的人很早就为其准备后事,根据病情提前通知在外的儿女或远方的亲属,以使其见“活面”、要“口唤”或听遗嘱。当病人处于危亡之际,要请阿訇念“讨白”。所谓“讨白”,就是忏悔词,其意思是向真主祈祷,饶恕和赦免他一生中的罪过。当病人“归真”后,守护者即瞑其目、合其嘴、顺其手足、置“埋体”于沐床,由此而开始丧葬的第一道程序是洗尸体,也叫“抓水”,即用清水洗净亡人的遗体。男的无常后,要由男亡人的近亲抓水,女的无常后,要由女亡人的亲属中的老年或中年妇女抓水。为亡人抓水的穆斯林要先净自身,再为亡人冲洗,先开始小净,由一人用汤瓶从右至左洗亡人的臂、下肢和口鼻面颊,再进行大净,清洗亡人的全身和脚,洗毕在亡人的七窍撒些香粉、冰片等以防虫咬。
第二道程序是穿尸衣,也叫穿卡幡,即用白布裹埋尸体。男亡人的裹尸布有三块,总长4丈许,一块叫“皮拉汗”,是覆盖前身但短于身长的自下凳至踝骨的白布,第二块是小卧单,即垫在身下与身同长、宽约4尺5寸的白布。女亡人的裹尸布共五块,即除上面三块外,再增加作盖头用的长三四尺、宽一尺多的白布和作裹胸用的由腋至膝、宽可围身的白布。
第三道程序是行站礼又称站“折那孜”,即把穿裹后的亡人抬到院内或清真寺内,由亡人的亲朋好友及伊斯兰教徒排成班次在阿訇的带领下祈祷三五分钟,为亡人赎罪,用《古兰经》或一定数额的现金转“费达”,“费达”意为赎罪,转“费达”即举行赎罪仪式。这种转“费达”的仪式是由前去送埋体的宗教人员和亲友站成一个大圆圈,点清人数,按照定制与亡人年龄和现金数额(或实物折合现金的数额)计算出需要转多少圈数、人次,才能表示赎完他一生的罪过,由亡人的亲人拿着这笔现金或实物,递给站在圈子中的人来回传递,直到转够其计算需要的圈数和人次。有的用〈古兰经〉转(即“转经”),以此来为亡人赎罪,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无价之宝,因此,无论亡人有多大罪过只要用〈古兰经〉转都可以赎清。然后再举行站“折那孜”的仪式(即殡礼),殡礼的主持人按照亡人的生前遗言确定,或由亲人议定选请有声望的阿訇主持。仪式开始时,将埋体置于“塔布”匣子(即底层可以抽拉的无盖的公用抬尸木匣)中的最前面,头北面西(即面向伊斯兰教的圣地克尔白的方向)。主持仪式的阿訇靠近埋体站立,其他人员也都随后面向西方站立,抬四次“太克比尔”,念规定的祈祷词,不鞠躬,不叩头,最后说“色兰”、作“杜阿”,即完成了殡礼。
第四道程序即为殡埋,殡埋不用砖石结构,而用土葬的办法,使尸体容易被土吸收,以早日归于泥土,获得再生。回族墓穴坐南面北,墓穴深约七尺,长达六尺,宽三尺余,离墓底西首一尺处挖一偏洞,这一偏洞的洞口深三尺、长六尺五寸、高二尺,上圆如弓背、下方似弓弦,尸体抬出木匣后即放入墓底再转入偏洞,头北、足南、面西,尸体放好后即解开卡幡带,迅速出来填充闭坟墓门,并以土掩埋留下标志,要求边封闭坟墓边诵读〈古兰经〉,诵完规定章节,接着做“杜阿”,然后由亡人家属散乜贴,散完后葬礼就算结束了。
回族的丧葬历来以早入土为安,主张速葬,一般需在三日内即葬,提倡越快越好,早亡午葬,晚亡晨葬,并且在埋葬时提倡薄葬,无论男人与妇女、长辈与晚辈、贫者与富人,都一律用普通质料的白布裹身入葬,禁止穿着衣服入葬,不允许有任何殉葬品,也不主张重孝,禁止家属和送葬的人在途中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主张“节哀顺便”。对回族穆斯林而言,抬送埋体被认为是义不容辞的事,它不仅仅是出于礼节,而且也是通过送埋别人而渐悟自己,检点自己在尘世之所为。
回族亲人无常后,亲朋好友吊唁,可送钱、粮、布等,以助葬费,但不送花圈、挽联。送葬时,亡人家属所散的乜贴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无一定数额,亡人生前所穿的衣物亦可施散给亲友或贫穷人继续使用,以此表示对亡人的怀念。对亡人的悼念活动,主要在亡人无常后的头七、二七、三七……四舍(四十天)、百日、周年、三年甚至十年等日进行,纪念方式包括请阿訇念经、炸油香撒子、宰牲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