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文(白话文)

2020-07-21 综合 72阅读
孙子兵法白话版计,计算,战前的计算。古代叫做庙算。此篇概言通过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各项基本条件的计算,做出战略决策。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指将帅应具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等品质。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一般都是知道的,能深刻认识这些的就能打胜仗,不能深刻认识这些的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那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筹谋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于是就造成一种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于己的条件,灵活应变,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打仗应以诡诈为原则。故: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敌人混乱,就趁机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他;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阻挠他;敌人辞卑慎行,就要使之骄横;敌人休整良好,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可预先讲明的。
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展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足就会失败,更何况不做筹划、毫无条件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谁胜谁负也就显而易见了。
作战篇
本篇主要是论述战争准备要立足于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以及其客观依据。作战,即始战、战争准备,非指一般战阵之事。
孙子说:凡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要运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使节、游士的用度,作战器材的费用,车辆兵甲的维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去。
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损耗,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国就会乘此危机前来进攻,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没见过只为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善于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秣不三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贫困的,就是由于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财政枯竭。国家因财政枯竭就急于加重赋税。战场上军力耗尽,国内便家家空虚。百姓世族的财产将会耗去十分之一,政府的财力,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战马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制作以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失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领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动用敌国的一石草料,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依靠财货奖赏。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优待和使用他们,这也就是所谓愈是战胜敌人,也愈是增强自己。
因此,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懂得如何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谋攻篇
本篇论述谋划攻战的策略,尤重智谋取胜。
孙子说:战争指导的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卒”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方针,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打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大盾,准备工程的器械,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困难。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然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却能圆满获得,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努力战胜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坚壁自守,实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假如固执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好比是国家的辅车,将帅对国家如能像辅车相依,尽职尽责,国家一定强盛;如果相依有隙,未能尽职,国家一定衰弱。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祸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懂得多兵与少兵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以己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能够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形篇
本篇主要论述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通过对攻守辩证关系的论述,说明对己方军事实力的加强和完善、运用和发挥的重要性。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先要创造条件,使敌人不可战胜自己,然后等待敌人暴露弱点,我发动进攻,就可以战胜敌人,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而不可能做到使敌人必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要采取防御;想战胜敌人,就要采取进攻。采取防御,是因为敌人兵力有余;采取进攻,是因为敌人兵力不足。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地下;善于进攻的人,自己的兵力就像自重霄而降。所以,既保全自己,而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算不得高明中最高明的。激战后而取胜,即使是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霆谈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武的战功。所以他们取得胜利,不会有差错;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而后才寻求同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善于领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够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土地面积的“度”,二是物产资源的“量”,三是兵员众寡的“数”,四是军力强弱的“称”,五是胜负优劣的“胜”。敌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产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物产资源多少的“量”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的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的“称”的不同,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成败。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犹如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强大的军队,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军队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掘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
势篇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的运动。所谓善战的指挥员要在战争中高度发挥其灵活性,使作战的方式变化无穷,造成以强击弱的态势。“势”,态势、气势、形势。“势”是物质的运动,军事实力形成的态势。
孙子说: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军队组织编制的问题;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号令的问题;统帅全军能够使它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时而不至于失败,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打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一般作战都是运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来,就像四季的更迭。乐音不过五个音阶,可是五音的变化,就听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是五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种味道,可是五味的变化,就尝不胜尝;战术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就无穷无尽。“奇”“正”相互转化,就像圆环旋绕不绝,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飞快的奔泻,以至能够漂移石头,这就是流速飞快的“势”,雄鹰迅飞搏击,以致于能捕杀雀鸟,这是短促急迫的“节”,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它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发出的节奏是短促的。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弯弓,短促的节奏就像击发弩机。
旌旗纷纷,人马芸芸,要在混乱中作战而使军队不乱;混混沌沌,迷迷蒙蒙,要周到部署、保持态势而不会被打败。示敌混乱,是由于有严密的组织;示敌怯懦,是由于有勇敢的素质;示敌弱小,是由于有强大的兵力。严整与混乱,是由于组织编制好坏决定的;勇敢与怯懦,是由态势优劣造成的;强大与弱小,是由实力大小对比显现的;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相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就会来夺取。用这样的办法去调动敌人,用重兵去伺机掩击它。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而不苛求部署,所以它能不强求人力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创造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石头一般。木头、石头的特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势”!
虚实篇
虚实:“虚”,空虚,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充实,兵力集中而强大。“虚”与“实”相互对立,相互转化。本篇主要论述通过对“虚实”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地位,即“致人而不致于人”。正确的选择作战方向,其原则为“避实就虚”。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的结果。因此,之所以敌人休息得好能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能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能使它移动,因为出击的是敌人必然往救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累,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进攻而必然会得手的,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防守的地点;防御而必然能稳固的,因为防守的是敌人必来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到声息,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前进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袭击它空虚的地方;撤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因为行动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军要打,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作战,是因为进攻敌人必救的地方;我军不想打,虽然画地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作战,是因为使敌人改变了进攻方向。
示伪形于敌,隐藏我军真形,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造成了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少了。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不得而知,他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人防备的地方越多,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防务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都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因为处处去防备;兵力充足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防备。
所以,能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不能预知在什么时间打,那就左翼也不能救右翼,前面也不能救后面,后面也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在数十里,近在数里呢?
依我分析,越国的军队虽多,对战争的胜利又有什么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成的。敌军虽多,可以使它无法同我较量。
所以筹算一下敌人的计谋,可以知道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挑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侦察一下情况,来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进行一下小战,来了解敌人兵力虚实强弱。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其中奥妙。人们只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出奇制胜的。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式,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好像水的流动,水的流动,是由于避开高处而流向地处;战争的胜利,是由于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不同的打法。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刻板的战场态势,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四季相接相待也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军争篇
军争,近似于现代军语的机动。军队机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有利的作战地位和制胜条件。本篇主要论述敌我双方争相造成取胜的有利条件——有利的态势与战机,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获取胜利。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过程中没有比争取先机之利更困难的。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变成有利。所以用迂回绕道的佯动,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所要争取的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了。
所以军争有有利的一面,同时军争也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全军带着所有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不能按时到达预定地域;如果放下装备辎重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因此,卷甲急进,昼夜不停,加倍行程强行军,走上百里去争利,三军将领都可能被俘,强壮的士卒先到,疲弱的士卒掉队,其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到;走五十里地去争利,上军的将领会受挫折,只有半数兵力赶到;走三十里去争利,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赶到。因此,军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就不能生存。
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企图的,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所以用兵打仗要依靠诡诈多变才能成功,根据是否有利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和集中兵力来变换战术。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像疾风,行动舒缓时像森林,攻击时像烈火,防御时像山岳,荫蔽时像阴天,冲锋时像雷霆。掳掠乡邑,要分兵掠取;扩张领土,要分兵扼守;衡量利害得失,然后相机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就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说:“作战中用语言指挥听不到,所以设置金鼓;用动作指挥看不见,所以设置旌旗。”所以夜战多用金鼓,昼战多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全军行动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能单独前进,怯懦的士兵也不能单独后退了,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使其士气衰竭;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使其决心动摇。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自己部队的接近战场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安逸休整对付奔走疲劳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饱食对付饥饿的敌人,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要去攻击阵容堂皇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山地不要仰攻,敌军背靠高山不要正面迎击,敌军假装败退不要跟踪追击,敌军的精锐不要去攻击,敌人的诱兵不要去理睬,敌军退回本国不要去阻击拦截,包围敌人要虚留缺口,敌军已经到绝境不要过分逼迫。这些,就是用兵的法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