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的风景介绍
我第一次见厦大是在夜晚。海上回望厦门岛,星空下,厦大主楼巍然屹立,直入云天。第二天,当我站在其21楼楼顶时,只见万顷碧波之侧,连绵起伏的五老峰山腰,学生宿舍和教学楼群,棋盘样整齐排列。“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厦大学子因此有了山的胸怀,海的智慧。 “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厦大有个在全国高校中少见的现象:与千古名刹南普陀寺一墙之隔,与中国最有名的佛教高等学府比邻而居。古刹晚钟随潮而起,与大学的深厚积蕴相映生辉。 于是想,做厦大人实在幸运,可在五老峰上看日出,大王椰树下看涨潮;枕着海涛入睡,鸟语花香中醒来;木鱼声中参人生起伏,潮起潮落间看世事变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有怎样惬意的心境呢。 校园里,绿树婆娑。芙蓉湖畔,一男生在草地上苦读,阳光洒在脸上,对端起相机的我毫无察觉;书卷气的女生衣着淡雅,从满树繁花的紫荆树下悠然走过。 鲁迅先生当年感慨,厦大“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以先生之聪颖,恐也难预料,昔日的荒岛上八十年后会崛起全国最美的大学。 忆往昔,林语堂搬来了半个北大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者,也有大师之谓也。”厦大独步东南,声誉鹊起,离不开名师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1926年厦大以重金在全国延聘教授,月薪是复旦校长的两倍。穿长袍马褂、梳亮亮头发、仪态俊秀英慧的林语堂先生出任文科系主任,将半个北大搬到了厦门:文学家鲁迅、国学家沈兼士、史学家顾颉刚、语言学家罗常培、中西交通史家张星烺、编辑家孙伏园等大师纷纷从北大来到厦大,傅鹰、萨本栋、王亚南等大师也曾在此执鞭。 1953年,厦大数学系学生陈景润毕业留校工作。当他因哥德巴赫猜想震惊世界后,这个边走路边看书,撞到电线杆还说对不起的数学家就成了无数青年的榜样。厦大数学系因此声名远扬。 结构化学奠基人、中科院院长卢嘉锡也是厦大校友。先生在厦大读书时以天资聪颖闻名,上课呼噜呼噜睡觉,老师提问却能对答如流。他在厦大任教多年,奠定了化学系在全国的地位,为厦大跻身重点大学打下基础。谢希德、吴亮平等名师大家也从这里走出。 看今朝,新校区有全国最好的图书馆 那晚,我从厦门乘快艇到漳州校区,15分钟后,船已泊岸。 漳州环境优美,诗云“山野皆为画,溪流尽是诗”。厦大一二年级学生要在这里学习。走过可供万人用餐的漂亮餐厅,经过碧草茵茵的高尔夫球场,穿过长约百米的隧道,我来到了图书馆。 学生工作部杨机像老师带我参观图书馆。这幢4万平米的图书馆,建筑风格清新现代,色彩搭配灵动、儒雅,黑白相间的台阶,像灵动的琴键,充满了睿智的学院色彩。拾阶而上,每层都是开放的图书馆,学生可肆意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累了,大厅里有红白相间的沙发长椅可倚靠。教育部一位领导感叹这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图书馆。 1.8万名学子在此读书,4人间宿舍,每人每年只需1200元。每人一部电话,房间有空调、电热水器。 今天,厦大已成福建实力最强的大学。85年来,14万学子慕名而来,管理、数学、经济、法律等已成传统优势学科;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等三个实验室被列为国家重点,东南亚研究、高教研究等5基地纳入国家文科重点基地。 记者了解到,厦大三个校区占地已达525公顷。科研设备和网络数字图书馆水平居全国前列,馆藏图书多达409万册。18个学院、45个系、70个本科招生专业,217个硕士招生专业和13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招生。学校与世界近百所大学建立合作,与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大学联系紧密。2002年、2003年学校的国家级科研立项数稳居全国高校第三。 招办提醒一志愿报考有优待 厦门大学招办主任詹心丽介绍,明年招生仍按专业类进行。各省特别优秀的考生报考,可获加分和学费减免及资金奖励。学校生物、化学、经济、历史等国家基地班,师资雄厚,半数学生可免试保研。会计、金融、统计、历史、新闻、广告、法律等学科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詹心丽提醒,在京招生一志愿基本录满。考生要考虑学校的10分级差政策,理智报考,即录取时,二志愿报考减5分,三志愿报考减8分,最后档减10分。 由于对学校政策不了解,厦大自主招生加10分的政策,往年省外考生使用不多。詹心丽提醒有一“技”之长、又对厦大情有独钟的考生,近期要对此多加关注。 厦大每年在京招生都在70人左右。北京八中毕业的史晨现就读于厦大会计系。高考时,热爱大海的他报了厦大。他说,学校的双学士课程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 化学系的赵玥也来自北京。她说,学校按专业大类培养,开阔了她的视野。刚上大二的她已有幸由两位中科院院士授课了。物化课多是国内一流的教授。学校学风浓厚、校风质朴。在漳州校区时,治安好到晚自习曾用手机占座,听来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