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刀形币,又称为“刀币”。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
2.秦半两钱,秦代货币。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前336年)起算,到秦灭亡(前206年),秦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130年。。
3.汉五铢钱
中国古铜币。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 ,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汉初允许私铸 ,“钱益多而轻” ,币制混乱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采用桑弘羊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令、技巧令(一说为均输)三官统一督造,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五铢钱轻重适宜,量足成色好,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 。此后至隋 700 多年间 ,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