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2022-08-04 综合 85阅读
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1)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落后民族在先进经济地区建立政权,进行统治,终归要适应比较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引起本身的改造,为被统治阶级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汉化,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汉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只有汉化,才能得人心,才能统治下去。
☆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结合史实分析隋统一的社会条件
(1)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相互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2)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