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标准,中国人名在日语中的翻译有两种系统。
一是汉字的【音读】。
二是汉语普通话发音的【音译】。
在两种读法中,传统上是使用音读。
日语中汉字各种读音的使用频率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 吴音、汉音、惯用音中,只有一种比较通用。
2) 三种读音中有两种或以上比较通用,根据含义区分(例如“行”字);
3) 三种读音中有两种或以上比较通用,不根据含义区分。
2、举例:
“孙文”读作“そん ぶん”是典型的音读。
“文”字的吴音为もん,汉音为ぶん,二者均通行。
3、李鑫宇翻译为日语是:りきんう
扩展资料
日语中按照发音翻译中文人名时基于的标准
音读的翻译标准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制定的“相互主义”原则的结果:
中日两国互相用自己的读音来读对方的人名。
近些年来,出现了音译中国人名的趋势。
与音读相比,音译的优点是不需要懂日语汉字音,对中国人来讲门槛比较低。
但它的缺点就是没有标准,容易造成混乱。
其中,最混乱的就是汉语中不送气声母的表示,有的写成清音,有的写成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