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美国文学史的时期应怎样划分?

2020-08-27 文化 152阅读
早期的美国文学因为缺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垫,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学,而是从欧洲,特别是英国文学中移植而来的。大多数作品具有模仿的痕迹,创作素材也大多从欧洲大陆搜集撷取。如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的《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其中大部分作品以英国为背景,有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也有对英国风俗习惯的描写和旅行随笔。清教思想对于美国文学,特别是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论是诗歌、游记还是宗教著作,早期文学作品充满了宗教色彩,揭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感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清教思想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冲
击和重塑,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清教思想在殖民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代表:一方面女诗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Anne
Bradstreet)的诗歌和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的宗教著作是清教传统中虔诚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The Autobiography)则体现了清教传统中“务实
以奉上帝”的思想。
爱德华兹在作品《自述》(Personal Narrative)中说:“我常因默想神和神的荣美以及主耶稣基督的良善,而感到甘甜和喜乐。我觉得神是荣耀可爱的……神有至高的权柄,神白白地赐人恩典……人绝对地需要依靠圣灵的运行,这对我是荣耀的,也是使我大有喜乐的。我最乐意到神的面前,敬拜他为至高的神,祈求他大施怜悯。”他的作品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原罪意识,承认上帝无所不在,顺从上帝,追求精神上与上帝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爱德华兹相比,富兰克林则同时受到了清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在《自传》中罗列的勤劳、俭朴、节制等13条美德大多是清教主义所宣扬的信条。富兰克林更关注现实世界,通过自我奋斗,白手起家,创造财富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富兰克林代表的美国人的形象是“美国梦”的集中体现。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北美人民觉醒,追求繁荣幸福生活的时代
风貌。
十九世纪初期弥漫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影响美国。它所提倡的注重精神、崇尚个人、歌颂自然的一系列思想同北美的清教思想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代表了美国浪漫主义的最高阶段。拉尔夫.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和亨利.梭罗(Henry Thoreau)的《华尔腾》(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是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受到爱德华兹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强调人的精神的重要性,人因能体现上帝的存在而神圣,同时热情讴歌大自然。梭罗为了实践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在华尔腾湖畔度过了二年多的野外生活,歌颂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批判开始在美国盛行的拜金
主义和物质主义,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