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2022-08-14 教育 78阅读
一、家庭的结构对中学生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学生保持一种顺畅、和谐的状态。一般地,家庭结构有:正常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常的小家庭,单亲式、再婚式,不同的结构会使学习产生不同的情绪。经调查证明,正常的家庭对学生的兴奋、稳定、烦恼、恐惧、紧张、嫉妒等影响趋向平均值,而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对此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学生情绪波动幅度大!而情绪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学习成绩的好坏。

二、家庭的气氛对学生影响也非常重要。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的扩大,竞争激烈,风险系数增大,一些父母在外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受无数的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他们渲泻的场所,家庭成员充满敌意,父母经常吵架,容易给其子女带来焦虑、不安、恐惧、敌对的情绪,导致他们对父母不满,不服父母的教育,不愿回家。我班曾经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女学生在一次“漓江渔火节”中逛街到深夜两点,都不回家,问她,却说:“我不想回去,看到那个乌烟瘴气的家我就烦!和别人在外,有说有笑,轻松得很,我不想回去!”听到这些,心里不禁一震!是啊,他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得不到爱,得不到安全,又怎能给别人温暖的爱呢?爱需要给予,也包括接受。同时,有的父母有空喜欢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赌博,或聚众酗酒,划拳行令,天长日久,孩子蒙受这种洗礼,必将会影响他们心理因素。有一位学生的家长爱打牌,他说自己孩子成绩差,要他认真些,这孩子说:“你懂什么,你只知道打牌,懒得理你!”另外,有的父母长期的外打工经商,家中孩子无人看管,或交给别人看管,久而久之,家中缺少温馨气氛,孩子成为脱疆的野马,与父母没有感情,易养成不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易于沟通情感,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茁壮的成长,激发他们浓厚广泛的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从而为他们远大理想而奋斗。反之,孩子整天在焦虑、粗暴、吼闹中生活,他们心理能平衡吗?能正常学习吗?只能是效仿家长,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三、家庭的管教方式,更是重要的一面,现行的中学生希望老师具有民主、和谐、平等、宽容、关爱、机智、幽默等特征,而不是粗暴、专制、放任型的。同样,他们期望家长与期望老师是等值的,在一次调查测试中,有这样的情况:①你最崇拜的人是谁?选“家长”一栏仅占14.8%。②自己出错了,希望父母耐心教育,指出出错的根源的占87%以上。由此可见,现在的父母在管教子女这方面还不太符合他们的心理要求,他们希望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民主型的管理最为适宜,这既要做到管教引导,又不放任自流,又尊重子女的个性,循循善诱,耐心说服。而专制型、粗暴型、放任型、溺爱型、保护型,对学生都是不利的。专制型粗暴型使中学生富有攻击性和畏缩自卑感。由于受封建家长制,等级制观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子女京广是绝对要听话,不能有犯上之嫌,若出现错误,则采取威压手段,讽刺挖苦,大吼、罚跪、罚站或扇耳光吃棒子等,直到子女害怕为止,这样即使他口服了,可内心还是忿忿不平的,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对抗性,形成逆反心理,其次,改革开放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子女要求;另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为适应竞争,对子女学习要求越来越严,请家教开小灶,或家庭题海战术等,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这部分家长是在物质享受百般造就,在学习及行为方面,百般苛刻,物质和精神享受不平,容易形成了溺爱型或保护型。马卡连柯说:“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使孩子遭到毁灭。”爱要把握尺度,适可而止。还有一种就是放任型,只养不教,有的父母忙于工作从不过问,他们认为自己对子女的责任就是出钱,有个别家长连自己子女上几年级几班都不知道。奉行“树大自然直”的观点,长大了自己会好的,还有的认为家中祖坟风水好,出孝子,并举有名有姓的人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还很差,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据调查,凡能考入高中、大学的学生85%-90%都与家庭有关,都依赖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那么,不务正业、锒铛入狱的青少年,谁能说与家庭毫无关系呢?

家长“读书无用论”的意识影响学生心愿。近几年来,由于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校有近18%-25%的农村家长认为读书用处不大,费用又高,即使读了大学,也没有工作分配,到头来人财两空,划不来。因此,“九年义务教育”是逼不得已的。我们曾走访了东桃村想辍学的一位学生,一到他家,这们家长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又来了,我再也不上你们的当了,他哥哥大学毕业还是玩‘泥坯子’!去!去!去!别在我面前卖嘴皮子了,……我已铁心了,送子读书不如送子赶圩。”就这样学生上学梦在家长这番论调中破灭了!连古人都知道“骡马成群不为富,家有读书不算贫”,何况我们新时代的人呢?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科学文化技术尚不发达的乡镇农村,学生是绝对依赖于家庭的,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应该就高尚的修养,美好的心灵,时刻影响、感染、雕塑自己的子女,必须净化自己的心灵与品行,在子女面前树起楷模,已正方能正子女也。新世纪是奔向科技尖端的世纪,现行乡镇、农村的家长已落社会科学技术文化之伍了,成为遗憾了,难道还要把遗憾塞给子女,让历史嘲笑么!

我们呼吁家长们:子女是社会财富,祖国的未来,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赋予家长的责任,让子女健康成长,在社会的大家庭摇篮里,欢畅、酣甜地吮吸着祖国母亲的乳汁,去圆新世纪的梦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