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社会600字作文

2021-06-29 文化 272阅读
想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古往今来,多少先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苦苦思索,在他们提出的理想社会模型中,最有影响力的恐怕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了。共产主义社会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社会形式,因为它提出的口号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要“按需分配”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的思想觉悟达到一定的高度”,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没有详细加以说明,但只要有一点思辩能力的人就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圣人”、“超人”。老子曾提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模型,这听起来没有共产主义社会那样激动人心,但对我而言,老子的社会形态确实是人类的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要实现老子的理想社会,同样要有一个前提——“灭人欲”,这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前提如出一辙。

理想社会并不是空想的社会,理想社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实现的条件不能太苛刻,只要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即可能实现;理想社会并不是某个人想象出来的社会,但在正确的理念指引下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理想社会不能通过改造人的“人性”作为其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任何企图通过改造人的“人性”来实现的理想社会都注定会失败,一个全是“圣人”、“超人”的社会只能让我们的社会回复到原始状态之中、一个只谈“付出”,不谈“回报”的社会只能让整个世界堆满如山的垃圾。“人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和欲望”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世界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

理想社会并不是遥不可及或虚无飘渺的,在我看来,理想社会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条:衣食无忧。即任何一个人既使一辈子不工作也能保障他(她)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基本的医疗需求)。
第二条:物尽其用。即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他(她)最大的才能或从事他(她)最感兴趣的工作。
第三条:视死如归。即每个人都能平静地面对死亡。

我眼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是“终极的”、“完美的”人类社会。人人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社会,比如人人平等、消灭贫困和疾病、消除一切引起人们痛苦的因素等等。我不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但我宁愿看到的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不但是物质的多彩,更包括情感的多彩。“绝对的平等”必导致“绝对的不平等”、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所以,人们常常谈论的完美世界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这样的世界能够实现,那也是对当前人类面临的“痛苦”而言的,这些目前的“痛苦”我相信有一天会被消除,但另外一些人类现在还不知道的“痛苦”必会降临。



理想社会第一条:“衣食无忧”解决的是“生”这个问题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他(她)的自我选择。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生物。“人”这种有理性的生物生下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来选择某种事情做还是不做,动物没有这种能力。如果要说动物在某些方面也会作出自己的“选择”,那也只能是它们的本能。没有选择能力的动物当然也就没有选择“生”还是“不生”的权力。而人呢?人是有选择能力的,但偏偏在自己“生”还是“不生”这种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失去了选择权。既然“生”这件事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自己的选择,那社会就必须保障每个人“生”下去的事实,这是对人具有“选择权”的承认和肯定,否则,人的“选择权”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就会有人对“人”的“选择权”提出质疑和挑战。

除了“生”,人对其它任何事情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直到因触犯了法律被剥夺这种“选择权”中的某些部分。“生”不仅仅指一个人降临的那一刻,其范围涵盖了一个人由生到死的整个过程。“生”既然不是个人的自我选择,那有什么理由让这个人为这种不是自我选择的事而在这个世界上苦苦挣扎呢?也许有人会说:降不降临你是不能作出选择,但生不生存你可以选择啊;而且,生不生你是你父母的事,你不能把这种责任推到社会身上啊。是的,生不生存我是可以选择,但俱“生”而来的“生之欲望”我却不能选择;生不生我是我父母的事,但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父母的“人”,所以恰恰相反,如今的社会是把养育子女的责任推卸到为“人”父母者的身上。

保障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除了是对人具有“选择权”的肯定外,还是对人之尊严的肯定。一个社会既使只有一个人因为生活无着落而流落街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也足已否定所有“人”的尊严,何况还有那么多人为了填饱肚子过着给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做狗的的生活!从古至今,人就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尊严,“尊严”做为一个伪概念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当然,我这里指的尊严是对所有人而言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尊严。实际上,通常意义上的“尊严”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尊严,应该称之为“一种特殊的虚荣”更为合理。只有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做到“衣食无忧”,人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尊严。如果社会能让每一个人“衣食无忧”,但还有人原意去做猪做狗的话,那他(她)就是一只真正的猪或狗了。

“自由”和“平等”从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类要实现什么样的自由、什么样的平等?绝对的自由和平等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抽象的自由和平等如从法律上承认它们的与生俱来也是一种自欺欺人。我们要实现的既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也不需要什么抽象意义上的一纸空文,我们要实现的是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由和平等!前面谈到的“衣食无忧”肯定了人的“选择权”和让人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尊严”,这其实就是让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自由”和“平等”,这也为我们以后获得更进一步的自由和平等奠定了基础。不能做到每个人的“衣食无忧”,自由和平等永远是空谈。因些,我把“衣食无忧”作为理想社会的第一要素。

理想社会第二条:“物尽其用”解决的是“个人价值”的间题

“衣食无忧”解决了人“生”或狭隘地说:解决了人生存的问题。但人不是动物,人不能象动物那样仅仅为了维持一个有机体而存在。人人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生存还是更加美好的生活?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与我的想法一样,但无论选择那一种,都必须得到尊重。“衣食无忧”可以维持一个人生命的存在,但仅仅如此而已,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想要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

个人价值的实现固然需要个人的努力,但社会为个人创造条件是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方面。理想社会第二条“物尽其用”解决的就是如何充分创造条件,让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的问题。以下谈几点本人的看法。

其一,理想社会第一条“衣食无忧”是“物尽其用”的前提条件。
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忙于解决温饱问题,他(她)还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从事的正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如果一个人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自己讨厌的工作,还能指望他(她)取得多大的成就吗?天下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整天与自己厌烦的工作打交道了。也许有人会说,社会上的工作种类这么多,总要有人去做啊,而且,不可能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啊。对于第一个问题,正是本人将要详细论述的,这里先对第二个问题作一点说明。“物尽其用”绝不是说让每一个人都取得很大的成就,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最大的才华。必需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样的差异也许永远都无法消除,但只要是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因此而快乐。

其二,消除工种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实现“物尽其用”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工作之间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小,这种差异主要指的是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异,即“投入”与“产出”比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被消除,人们选择什么工作主要凭的就是自己的兴趣,这样就更容易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价值释放得越充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就越大,社会发展得也就越快。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是发展了,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这从表面上看好象是工种之间的差异增大了,而实际上这是由于官僚和资本家的相互勾结造成的。中国人正处于被官僚和资本家双重剥削的非正常状态之中,这与其他正常发展的国家是完全不同的。

其三,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同等程度的教育是实现“物尽其用”的基础。
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本人反复强调的一点是: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能够实现的平等在理想社会中就一定要实现。接受同等程度的教育就是一种能够实现的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将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单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网络就能够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无限的扩展,可以想象,再过几十年,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很容易地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教育资源。学不学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学不学是个人的选择,有没有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标志。理想社会应该把所有有用的教育资源摆在那里,“衣食无忧”为每个人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果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这就为其实现“物尽其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理想社会第三条:“视死如归”解决的是“死”的问题

很少有人把“死”作为理想社会的构成要素,中国人更是如此。孔子云:“敬鬼神而远之”,自东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人对死更是莫讳如深,唯避之而恐不及。对人缺少终级关怀的社会是不完善的,人除了要生存要发展外,还必须要有心灵上的寄托。生存、发展和心灵的寄托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它们分别对应理想社会的“衣食无忧”、“物尽其用”和“视死如归”,这就是本人把以上三者作为理想社会构成要素的原因。

对“死”的恐惧是人对“生”之意义产生怀疑的最根本原因。这里的“生”指的是个人意义上的“生”,而不是指全体人类的“生”。对全体人类而言,人类的存在或不存在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意义”是一个非常让人讨厌的词汇,人类的妄自尊大在它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既然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就是智慧和理性带给我们的逻辑。无论是“上帝的一场梦”,还是真理般的存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没有存在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一只狗一头猪甚至一陀屎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告诉我们,“生”与“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既然“生”与“死”没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怕死呢?“怕”只是一种感觉,从大的范围来说,感觉与其他事物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但从小的范围(个人)来说,感觉是人活着的唯一意义。除感觉之外,人再也找不到其他的“生”之意义了。“人活着就是一种感觉”,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让其他所有的哲学家都黯然失色!“怕死”与其他所有的感觉一样,是人活着的理由之一,怕死的人才是一个正常的人,不怕死的是共产党员。

“怕死”与我说的理想社会第三条“视死如归”是不矛盾的。“怕死”是一种感性认识(感觉),“视死如归”是一种理性认识,后者指的是理性地对待死亡,即把害怕死亡当成一种正常的现象来看待。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视死如归”的另一层意义是要为我们每一个人找到一片心灵上的绿洲。活在这片绿洲上的人在内心的深处是愉快的,这种“愉快感”让人有了活下去的理由,这实质上是一个终级关怀的问题。

如何给人以终级关怀?科技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不能!也许有一天,科技能让人做到“不死”,但“死”与“不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有时可能“不死”比“死”更可怕!要给人以心灵上的寄托,只能从信仰和哲学这两方面入手。信仰让心灵得以升华,哲学让人更理性地面对死亡。信仰在如今就有,但必需加以完善(可惜中国人没有);哲学应该发展出一门探讨死亡的“‘死’之哲学”出来。中国人总是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回避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国人只有小智,没有大智。

针对理想社会第三条“视死如归”,理想社会应该具备两样东西:“完美的信仰”和“‘死’之哲学”。前者规范人们的行为并让人们的心灵有所寄托,后者让人对“死”有更加理性的认识。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哲学为信仰服务而使其越来越完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