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契丹的大概分布

2020-04-20 综合 559阅读

契丹族,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与现代蒙古族的亲缘相近,可能拥有共同祖先。

古契丹有八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涅里是辽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选一次可汗的习惯,早期可汗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统一的契丹。

辽朝又称大契丹国,是东亚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王朝。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916年改元神册,改渤海国为东丹国,立其长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后为辽的藩属。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并定都于此)改汗称帝,正式定国号为“辽”,后被后汉高祖刘知远击退,还都幽州、上京,983年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元朝前身)所灭。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扬地,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成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审吉契丹大辽皇;白马上河乘男到,青牛潢河驾女来。一世先祖木叶山,八部后代徙潢河;南征钦授位金马,北战皇封六朝臣。姓奉堂前名作姓,耶律始祖阿保机;金齿宣抚抚政史,石甸世袭长官司。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孙后代世泽长;秋霜春露考恩德,源远流长报宗功。”。说明了契丹人认可契丹为炎帝苗裔的说法。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灭东胡族。东胡灭亡后,一部居于鲜卑山,一部居于乌桓山,分别自号鲜卑族、乌桓族。乌桓所据之地,在辽河上游的西拉伦河(潢河)和老哈河(土河)流域。西晋时期发展为契丹。在之后相当长时期里,契丹保持八个部落的状态。这八个部落的名称,据蔡美彪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根据诸书参订为“悉万丹、何大何、具伏弗、郁羽陵、匹黎尔、吐六子、日连、羽真侯”。但直到北魏时期,他们仍然是“分地而居,合族而处。战则同行,猎则别部”,各部“不相统制”。后来,隋朝和突厥都先后发动过对契丹的战争,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契丹开始形成松散的部落联盟,即“有征战,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由合符契”(《辽史》卷63)。在隋末唐初,契丹族便形成了以大贺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贞观三年(公元628年),唐以契丹八部置八州进行管理。八州即“达稽部哨落州、纥便部弹汗州、独活部无逢州、芬问部羽陵州、突便部曰连州、芮奚部徒河州、坠斤部万丹州、伏部州二匹黎赤山”(《辽史·部族志上》)这时八部的名称已和传统的古八部不同。唐太宗把象征权力的旗鼓赐给契丹酋长大贺氏摩会,表明唐朝对摩会的契丹部落联盟长地位的承认。大贺氏部落联盟从首任联盟长摩会起,至邵固止,共经历了一个多世纪(628年-730年)。在武周和唐玄宗时,契丹和唐朝发生了战争。经过战乱,契丹人口大减,契丹族又恢复了传统的八部制度,即“遥辇氏八部”。唐天宝四年(745年)即位的遥辇氏阻午可汗统治时期,几个显贵家族在对外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俘虏,加速了部落的分化,原八部的传统制度完全破坏,部落联盟长的权力长期控制在少数家族手中。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侵侮,遂举兵杀文翙,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唐至德年间,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 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认可契丹为炎帝苗裔的说法。回纥人亡国时,大批回纥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纥的说法,有些回纥人溶入契丹人的萧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纥人,耶律德光后将述律氏赐姓萧氏。

《魏书·契丹传》中所称“契丹在库莫奚以东”,“库莫奚”即蒙古语“沙子”之意,因此“奚东”就是沙子以东之意。也有人推测契丹人所居之地为辽河地区,而《契丹国志·族姓原始》中说契丹“以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因此“契丹”可能是“水草丰美”之意。

在《契丹国志》中引用传说为白马青牛的仙人之后,始祖为奇首可汗。契丹早期历史都有神话传说为主。一种说法契丹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著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

契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他们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405年,553年的北齐时期,高洋曾大破契丹。另一说他们与库莫奚是宇文部。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女人袍内著裙,亦穿长筒皮靴。腰外系蹀躞带,上挂金玉、水晶和琥珀等饰件,还有随时可用的火石、筷子、餐具刀等。契丹人无论男女皆髡发。男子在两鬓各留一绺头发,别处的头发全剃光。妇女仅剃沿前额边的头发。

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贵族只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相传耶律阿保机本人羡慕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将拔芮氏、乙室氏赐姓萧氏。耶律德光将述律氏赐姓萧氏。此外依附契丹的奚也姓萧。

“耶律”和“萧”二姓互为婚姻,婚俗特点是同姓不婚,娶亲不论辈分,异姓近亲结婚、离婚和再嫁均不受限制。早期尚有姐亡妹续,近亲结婚的习惯。

契丹贵族盛行厚葬,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大贵族墓葬,出土的两套有金花银枕、鎏金银冠、金面具、银丝网络、金花银靴组成的殡葬服饰,完整的体现了贵族的殡葬习俗。耶律羽之墓室豪华富丽,天下奇珍瑰宝尽汇其中。

他们早期游牧渔猎为生,阿保机时代开始务农。但辽代皇帝仍有四时按钵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内部长期战乱,政局分裂,而周边各族徙移频繁,并伺机扩展领土,中原王朝和各族之间疆界变迁很大。

东北方面,东汉中期夫余尚为强盛,占有长春、农安、哈尔滨一带。挹娄臣服之。两晋时夫余渐衰。5世纪末为勿吉(即肃慎、挹娄之改称)所逐,投奔高句骊。勿吉在北朝时势力强大,活动于松花江、乌苏里江一带。勿吉之北为豆莫娄,居于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上游为室韦诸部所在。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的是奚(西)和契丹(东)。对东北地区疆界变化影响最大的是高句骊。3世纪时高句骊约拥有浑江流域以东,盖马大山以西,北至松花江上游,南至朝鲜清川江的地方。国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北五里山城子)。至4世纪初,高句骊向南扩展占领了乐浪郡。中原王朝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以后与前燕争取辽东,互有进退。至5世纪初辽东地区遂为高句骊所有,中原的后燕势力退至辽西。其时高句骊已都平壤,南界达汉城以北,为朝鲜半岛上一大强国。辽东地区自公元前300年左右战国燕破东胡,置辽东郡后,至此中原势力撤出,前后达7个世纪。这是东北边界疆界的重大变化。

北方地区,自三国至西晋,南匈奴大量迁入边郡;原居于边郡的乌桓叛服不常,公元207年为曹操所击破,再迁内地。蒙古草原上为鲜卑的势力范围。至东汉灵帝时檀石槐死,鲜卑部落联盟解体。曹魏时轲比能又统一东部鲜卑,从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后轲比能死,鲜卑诸部不断南进。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居在辽水东西和河北塞外,拓跋部迁居河套以北和晋、冀北部,秃发部迁至甘东和宁、陕一带,乞伏部迁至陇西,而慕容部一支吐谷浑迁至青海湖一带。十六国时期,“五胡”在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北方疆域有所扩展。如后赵控制了河套以南,前燕灭了宇文部扩展到老哈河流域,前秦控制了河套地区的大黑河流域。所以北魏统一北方后,北面疆域到了阴山、河套,与柔然为界。大致同秦汉时代,而东北则不如前汉和前燕。北朝后期,突厥兴起,北界又开始内缩。

当4世纪末鲜卑各部在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时,蒙古草原上柔然崛起。5世纪初,柔然向漠北挺进,占有了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此后势力渐强,其版图东至大兴安岭,南邻大漠与北魏对峙,西逾阿尔泰山,包有准噶尔盆地,北至贝加尔湖。为北魏政权北面的劲敌。5世纪中叶,其势力还伸至今新疆地区。以后内部分裂,6世纪中为突厥所灭。柔然族雄踞大漠南北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魏晋时在西域置戊己校尉治高昌,西域长史治海头,略如东汉规模。十六国时代的创举是在西域地区设置了郡县。自西汉以来中原王朝虽控制了西域地区,但从西域都护到戊己校尉都不是民政机构,与内地郡县制有别。到十六国前凉时乘中原战乱之际,击败了戊己校尉,在高昌地区设置了高昌郡。这是西汉以来大量汉人入居开发的结果。以后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都置有高昌郡。至5世纪30年代北魏灭北凉,北凉王逃至高昌,建立高昌国。以后更易数姓,7世纪中为唐所灭。

西晋末年,慕容鲜卑一支迁至甘南和青海地区,建国为吐谷浑。其疆域东至西倾山、白龙江流域,西南至巴颜喀喇山,南至川北阿坝、松潘一带。其后又西扩至新疆东部,然其主要地域为青海湖周围地区。北朝时居于甘南宕昌一带的为宕昌羌,后为北周所破,置宕州。在川北南坪一带为邓至羌,西魏时置邓州。北朝时居于青海南部是党项羌,北接吐谷浑,“魏周之际,数来寇边”。在西藏东部为附国、西部为女国。

西南方面,蜀汉时在南中地区(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2省地区)增置了不少郡县,置庲降都督以资 统治。西晋泰始七年分益州置宁州,辖云南大部和黔、桂一小部分。南朝的控制不力,至6世纪中叶梁侯景之乱后,分布在滇东黔西一带的爨族独立,影响到周围其他民族纷纷脱离南朝,于是大渡河、川江以南的南中地区形成了西南各族部族林立的局面。

越南南部的林邑国建立后,于公元248年向北又占有了日南郡最南的寿泠县。孙吴政权南界退至北纬17°,南朝时整个日南郡全为林邑所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