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贫困的大学生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工赚取报酬。当然也有人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想多点社会实践经验。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但从当前勤工俭学的现状看不容乐观,本文就高校的勤工俭学的现状作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对勤工俭学的前景予以估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勤工俭学是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和市场经济的大潮的产物。高校学生开始从“双包”(包学费、包分配)向“双自” (自交学费、自谋职业)过渡。相当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这些因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
近几年来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实行并轨制后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 ,高校的贫困生、特困生大比例增加 ,学校为实现“只要分数够 ,决不让你辍学”的承诺 ,从“奖学金、贷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特困生补助和勤工俭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而最广泛的途径还是勤工俭学。但也存在若干问题。
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约占5%)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调查表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1)经过学校社团组织与商家洽谈参加勤工俭学,这种情况大约占勤工俭学总人数的26%。在学生宿舍以及学校教学楼等公众场所,时常张贴着学生社团组织介绍聘人参加勤工俭学的海报。(2)通过家教中心的帮助,获得“家教”资格,这种情况约占勤工俭学人数的21%。(3)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安排而挣得一份工作。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是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组织机构,每年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限于条件,一般其安排的额度有限,不少大学提供的勤工俭学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4)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的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 “打工一族”。随着勤工俭学在大学生中的升温,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大学生的中介所,很多个体业主或小企业愿意雇佣心灵手巧的大学生,招聘广告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并不多,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零工等几种类型:(1)家教。家教可能最适合学生。(2)兼职。大约60%的调查对象对兼职比较感兴趣。选择兼职的原因大概有3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较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三是为以后到公司谋职作职业准备。(3)零工。零工也不过是发传单、送报纸、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做服务员等等,对女生来说也可以做模特。但这类打工需要克服低贱的思想观念。
1、勤工俭学内容庞杂 ,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涉及家教、卖报、散发宣传资料、送货、营销、广告企划、设计、学校流动教室清扫、食堂清洁工、图书馆管理员、厕所保洁员等 ,最多的为家教 ,占申请人数的66%。另外,从事单纯体力打工的比例有43%。从参与面看 ,有52%的学生正在参加勤工俭学 ,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了53% ,勤工俭学的即有特困生 ,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 ,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 ,多达64%。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健全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俭学中心 ,一般为设在学生处或团委的下属职能部门 ,并制订有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不少高校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 ,多是由团委或学生处的老师兼管勤工俭学工作。而当前社会用人需求量较小 ,相对勤工俭学的学生很多 ,供需矛盾突出 ,这就更需要有效的管理。这种因体制的不健全和不规范 ,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均不能充分到位 ,致使勤工俭学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