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2020-04-28 综合 716阅读

    中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五种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必然形成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原始社会实行禅让制度,尧把职务让给了舜,舜把职务让给了禹。

2、奴隶社会

当禹年老多病之际,部落会议推荐伯益为禹的接班人。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袭取首领职位。伯益联合有扈氏进行反抗,结果被启杀害。从此一个世代承袭王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形成。公元前22世纪,也就是在4000多年前,奴隶制的夏朝建立。

在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却摧残和破坏这种生产力。在北京市房山县玻璃镇附近发现过西周时代的奴隶殉葬墓,里面有铜质的马笼头,表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150余件随葬品中,有一件记载了赏赐奴隶的事实,表明了当时生产关系的状况。墓内有8个陪葬的奴隶,有的头骨破碎,双手绑在背后;有的双腿被捆住。一个奴隶是17岁的女青年,其余奴隶都是7至15岁的少年。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后来被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3、封建社会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封建一词有“封邦建国”、“封地建国”的涵义。最早见于《左传·僖公24年》,距今有2000多年,唐代柳宗元写有《封建论》。君王把国家的土地分给亲戚或功臣,让他们治理这些领地。封王分地是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太平天国亦走此路。

封建主义是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有人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公元前475到1840年鸦片战争。

4、资本主义社会

我国明代十五、十六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杭州张毅庵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资本家之一。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只有一张织机。他织的帛(丝织品的总称)“备极精工”,人们争相购买,“获利当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丈帛卖五两银子,纯收入就是一两银子。后来,增加到二十多张织机,雇佣破产的手工业者进行生产。张毅庵成了资本家,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了他的雇佣工人。

1840年鸦片战争和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俗地说,鸦片战争之后、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一半是封建社会,另一半是资本主义社会;不是时空的分割,而是社会性质的聚合。

    5、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中央人民政府。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延伸解读: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第一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在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过程中对未来社会作了大致的描绘。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思想。

1875年4~5月间,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他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列宁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而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从而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相对应的概念。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