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主要人物与事件

2020-10-11 文化 254阅读
纪实
狼图腾
概述
《狼图腾》,纪实体长篇小说,姜戎著。
作者简介 ●姜戎(笔名) 58岁。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 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狄戎各族以狼为图腾,高车祖老狼,突厥族狼母,薛延陀祖狼头人,蒙古族以苍狼白鹿为图腾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进行大屠杀?中国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风景会带给你怎样的震撼与冲击?这是一部关于狼的著作,一部对中国历史进行解读的小说,一部可以给包括商界、文化界、学术界带来震撼的作品。
本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阅读快感。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一个个疑问:当年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进行大屠杀?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发出叩问:我们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实在是当代读者的幸运。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更遑论为狼写一部书,与狼为伍探微求真了。
2004年,一匹千年草原狼复活了,它带着洞穿一切的霸王之气,从一本叫作《狼图腾》的小说中横空出世。长江文艺出版社垂死挣扎般扭住“狼”的尾巴不松口,别出心裁地将《狼图腾》卖了个高价英文版权,紧接着又推出少儿版《小狼小狼》。而一些反映迟钝的出版商也继续推波助澜——他们中毒似地热衷于对《狼图腾》的模仿,什么《狼魂》、《狼嗜》、《人狼变》、《狼相报告》,与狼毫无瓜葛的书籍纷纷挂狼头卖狗肉,据说一个11岁的小孩子也出版了一本《一只孤独狼的遭遇》。
所谓狼性,同样为不甘落后的企业界所津津乐道,并将这些狼性精神锻造为市场竞争中的唯一生存法则。企业界狼灾泛滥,教育界亦未能幸免。开放的深圳主动投怀送抱引“狼”入校,大兴“狼性教育”,前卫的某中学甚至在校园里树起了狼的塑像,以此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狼的精神……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恶心的狼一夜之间成了神的化身,集智慧、顽强和团队精神等优秀品质于一身。在人们无限深情的怀念和随波逐流的赞颂中,狼俨然成为新世纪最热门的动物。
而狼一旦戏剧性地与文化勾结在一起,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狼图腾》能够像精神鸦片一样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各种隐私的嗜痂成癖。人们不仅关心明星的私人生活,也窥视历史人物的官场沉浮。他们还以同样的热情关注着动物的隐私,关注着民族的隐私。《尘埃落定》掀起了一阵藏文化热潮,《狼图腾》则让蒙古族的生活细节与民俗风情成为人们视野中一缕新异的风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