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轻化这一政策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来的,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

2022-04-13 时事 271阅读
领导干部年轻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小平同志就曾经讲过,把年轻人提起来,放到重要岗位,管的业务宽了,见识就广了,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干部遭到迫害,被迫离职离岗,甚至下放到农村。“文革”结束后,回到领导岗位的同志很多已经是花甲之年,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等问题非常突出。能不能将党的事业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培养接班人是关键。那个时候,陈云、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极力倡导干部的年轻化。陈云同志将成千上万地提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当务之急,邓小平在那篇著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倡议,要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后来居上。小平同志还提出干部年轻化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的思路。
干部年轻化政策,它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个政策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当时,为了保证改革开放路线得到理解和贯彻,迫切需要把具备高学历、新知识结构、新观念的人提拔上来。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地采取这一政策,很难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走到今天。除了这个历史意义外,干部年轻化还有顺应代际交替规律的意义。年轻人一代接一代地成长起来,他们要承担角色、要在社会中攀升,从而形成巨大的竞争张力。这一规律性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因此,比较成熟的政治体制都有吸纳年轻人的机制。比如日本的自民党,它内部年轻人上升的张力很强,但其体制也具有弹性,能够吸收一些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领导层,从而保证了自民党的稳定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