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豁然开朗的佛语

2020-10-18 文化 94阅读
1.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心若轻浮要安心向下,
须知心净则国土静,
息心就是息灾.

2.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
——《大宝积经》

3.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4.从前种种 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 譬如今日生 .
5. 佛者:“比丘杀人,何解?”
佛剑:“分说,不分说,不由分说!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6.心本不生 缘起而生 心本不死 缘灭而死
7.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8.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9.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10.得失随缘,苦乐无我.

1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2.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3.佛法是教我们用入世的态度积极做事,用出世的心态淡定做人。并不是消极面对人生,而是从容面对得失.

14.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15.玉女者,谓颜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则冬温夏凉,于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莲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食自消化,非同世间女人,有诸不净,是名玉女宝

——《佛说七佛经》

16.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7.大部分人对佛经的指责,在于佛说放弃爱欲、不动心念,好像和死人一样。
有人说干脆自杀算了。

但是别忘了,即时自杀了,你也不会死的,还是要近六道轮回。
佛这样说是因为控制心性很难。
人间的苦,大部分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有多少爱,你在爱之前就知道没好结果,但是还是爱下去,然后跌入荆棘不可自拔,一边挣扎一边流血。
当然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除了男人\女人外,还有钱、权、食物……

女人无法戒贪吃,男人无法戒贪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这两样东西没有给尘世男女很多好处,如果能放弃这种执着,不是很清静,很快乐。
谈何容易。
这就是学佛的原因,完全戒掉很难,那就努力戒掉。
18.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

19.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20.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21.佛说,红尘万丈,魔相从生,何必何苦。神说,人性最薄,情又如何,终究是破!

22.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23.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愿我来世 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24.欲为诸佛龙相,先做众生马牛

25.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问君身在何处?

26.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27.
因缘
汝负我命,我还债汝;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

——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四》

琉璃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无量

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 《俱舍经》

心如铁

要离生灭。把旧习般般,从头磨彻。爱欲千重,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

—— 丘处机 《喜迁莺》

(来自丘处机的词,一并放上。他年少时曾将铜钱抛掷落崖,再一枚枚拾回。读了这故事这句子,方知修道惨烈如斯。)

28.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29. 只有自己才能造恶,
自己才能污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
自己才能清净自己。
净与不净只看自己,
无人能够清净他人。
------------- 法句经
30. 返观父母所生之身 若存若亡 不妄认四大为自身像 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像

31.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32. 有 求 必 苦 ;无 欲 则 刚

33. 世人求爱,刀口舐蜜,初尝滋味,已近割舌,所得甚小,所失甚大。

34.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是可思量

35.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36.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37. 野狐问:圣人堕入因果么?
答曰:不被因果蒙蔽

38.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39.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40. 举头三尺有神明

41.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
42.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43. 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44.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5.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6.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47. 本来无有地,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48.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49.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0. 寒时水是冰,暖时冰是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佛国地狱,无非在你我一念之间。

51.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 今生作者是

52,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53.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
54.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界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5.  心经: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56.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57. 独步天下,吾心自洁;如林中之象,无欲无求
58. 如月行虚空,清凉被一切;四种风所吹,不能令遏绝。

——《大方广佛华严经》
59. 《圆觉经》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