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旧机场简介

2020-10-28 时事 173阅读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在中国民用机场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白云机场在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业企业及行业评价中被列为中国最大服务业企业航空港第二位。1995年,白云机场被列为国有企业500强之一。1998年,白云机场被交通部民航总局评为“文明机场”。
1959年之前,广州白云机场是军用机场,广州的民用机场在天河,即现在的天河体育中心一带。到了1959年,广州飞行队由天河机场迁至广州白云机场。刚开始时,白云机场还是军民共用机场,直至60年代中,白云机场始改为民用机场。
白云机场的跑道初始长度仅仅是2000米。随着飞机机型的逐渐增大,跑道的长度也不断延伸。到了1964年,白云机场跑道就从2000米“长”到2500米。后来,机场的跑道不断“长大”,到了90年代,机场的跑道就延长到长3800米,宽60米。
80年代的时候,乘飞机的人不多,白云机场的监管也没有现在严格。那时的机组人员都是自己走路或骑自行车到飞机底下,再直接上飞机的。停机坪和跑道都没有现在的管理严格,工作人员在附近走动,必须“见机行事”。
当时买得起自行车的人不多,不少机组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都是找有自行车的同行当“司机”,载一程,然后把自行车放到停机坪的一个角落里,直接上飞机执行任务。由于没有换衣服的地方,当时机组人员都是穿上制服骑车进入停机坪的。
飞机的发动机一启动,产生的动力很大,骑车经过的机组人员常被“吹”走。80年代参加工作的一位空姐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准备,骑车经过的时候,“呼”的一声,被吹到一边去了,人和车都倒在一边。等飞机走了,她才爬起来,重新骑车上路。后来,有人告诉她们,飞机发动机喷出来的风,能把一辆大车吹走。于是,她们慢慢学精了,一看到飞机的发动机启动,要不就站远一点,要不加大“马力”,希望在飞机引擎“威力”未发作前赶紧冲过去。但有时躲不过,还是被“吹”走了。
90年代初,由于候机楼未扩建,只有旧候机楼不到一半的面积,因此,为了确保春运顺利,没有机票的人,是不允许进入候机楼内的。即使拿着机票,也只有在飞机起飞前2个小时才能凭票进场。
从1993年起,旅客乘坐飞机不再需要单位的介绍信,数据显示,新规定出台后,极大地刺激了乘机需求。
旅客逐渐增多,但当时白云机场候机楼地方小,设备也不足。据了解,当时安检只有6条通道,旅客从进入候机楼开始就排队;进入候机楼要排队;换领登机牌要排队;安检要排队;登机要排队。排几次队,算一下时间,没有一个多小时,是不能办完所有手续的。 1995年,白云机场对候机楼进行第五次大规模改扩建,使白云机场拥有当时国内最大的值机大厅和安检大厅,能满足客流高峰每小时4千人次的需要。
1997年春运结束后,白云机场开始对国内候机楼的设施、流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改造,这被喻作白云机场的“第六次大手术”。这次“手术”正是从春运反映的问题着手,顺应“上帝”的意志进行的。
“大手术”后,白云机场航站楼的建筑面积增加5000多平方米,候机楼被划为3个分区,增加13个值机柜台、6个登机口.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原先国内、国际候机楼之间2000多平方米的商业店铺被取消,被改建为两层连廊,使旅客出入候机楼、上下车更加方便,不再受日晒雨淋之苦,而仅此一项,白云机场每年就将损失2000多万元的商业收入。经过努力,可承受日旅客吞吐量由1.2万人次增加到4.1万人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