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之争——造纸原料的历史变迁
随着纸业的技术进步和纸消费量的增加,造纸的原料结构也在不断地演变。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诞生于东汉时期的蔡伦时代,当时造纸的原料是以麻为主的破布和渔网;到了唐宋年间,造纸开始使用麻、树皮、稻草等原料;而当中国的造纸术传到西方后,制浆的原料依然以麻布和稻草为主。
近100年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制浆技术的出现,在西方,木材开始逐渐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人们发现,木材比其它原料更适合于现代化大生产:纤维形态比其它原料好,而且,易制造出各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效率高,易于污染治理,体积密集,便于运输、保存。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木材在造纸原料结构中的比重,已由1880年的10%上升到1970年的93%。现在世界上主要的造纸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芬兰等,几乎全部用木材纤维造纸。过去主要用草造纸的国家,如生产草浆历史悠久的西班牙,纸张产量和质量长期上不去,品种也少,自20世纪60代开始营建造纸用材林,到70年代后期,西班牙草木比例改成3:7后,纸和纸板的产量便猛增4.4倍。反之,继续以草类为主的一些国家,造纸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些情况有力地说明了,木材造纸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在一些森林覆盖率达到30%至70%的国家,每年用于制浆造纸的木材占原木总产量的30%至60%以上。如美国1974年制浆造纸用材达到1.8亿立方米,占采伐量的36%;瑞典占63.8%;芬兰占55.5%;日本是个木材进口国,1977年制浆用材为3400万立方米,占木材总消耗量的31.4%。这又说明,木材制浆造纸乃是森林资源最经济合理的一种综合利用。
在我国,由于建国后对纸业的属性认识不足,加上中国森林资源非常贫乏,当时百业待兴,经济建设需要木材的领域很多。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用木材造纸是浪费资源,用草类原料才最符合中国国情。到1958年则形成了“以草为主”的原料方针,“草木之争”被提高到政治路线之争的高度。但历史证明,这种原料政策不符合纸业的产业特征,阻碍了中国纸业的发展,也成为现今中国造纸业面临生存危机的罪魁祸首。
20世纪70年代,纸业界的有识之士就指出“中国纸业应该走以木材为主的道路”,于是新一轮“草木之争”宣告开始,直到90年代中期,国家才最后明确了以木材为主的路线。
我国造纸工业“以草为主”方针的失误,通过30年来的社会实践和历史考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这一争论长达40年,几乎断送了中国纸业的性命。今后要执行“以木材为主”的原料方针和“必须多办大型骨干木浆厂”的建设方针,已日益成为我国广大造纸工作者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