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大约是1728年—1820年。
清代中期(乾、嘉二朝),四川地区仍然很不太平。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役,虽然清政府最后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四川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从嘉庆元年到十年(1796—1805),白莲教在四川也接连起事,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
据统计,为了镇压白莲教,清政府调兵达十余万。四川总督勒保奏:“嘉庆初年,四川乡勇即至三十六万,故全川得以保护”。到战争结束之时,所调清兵及乡勇至少有50万人以上。
这场战争造成海内虚耗,成为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长期的战乱,对四川经济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扩展资料
川楚白莲教乱爆发初期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北各地白莲教首,秘商在“辰年辰月辰日”(嘉庆元年三月初十)共同起事,让教徒制备刀把火药。白莲教的迅速发展和其反清内容,引起了清政府的严重不安,清廷遂下令大规模搜捕白莲教徒。
大批教首、教徒被捕遇害,地方官则以查拿邪教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论习教不习教,但论给钱不给钱”,“不遂所欲,即诬以邪教治罪”。各地教首遂以“官逼民反”为口号,号召教徒奋起反抗。
嘉庆元年正月初七(1796年2月15日),湖北宜都、枝江一带首领张正谟、聂杰人等因官府查拿紧急,被迫提前发起反抗。长阳、来凤、当阳、竹山等县教徒接踵而起。三月初十,襄阳地区的教徒,在王聪儿、姚之富等率领下,按原定日期起义。
各路教乱军,互不相属,各自为战,所据山寨或县城,多被清军各个击破。唯有襄阳教乱军采取流动作战的策略,力量迅速壮大,成为湖北教乱军的主力。
在湖北白莲教乱影响下,四川各地的白莲教徒也纷纷响应。九月,达州教首徐添德,东乡(今四川宣汉)教首王三槐、冷天禄等皆各率众发动暴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楚白莲教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