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产生雾霾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2020-10-28 时事 276阅读

雾和霾的区别和联系:

雾霾是秋冬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然同为视程障碍物,但是二者之间却有极大差别。雾—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不存在着必然联系;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二者可从空气湿度上进行大致判断,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作雾,小于80%时称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雾和霾一天当中,角色可能发生交替,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

华北地区产生雾霾的地理原因:

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形成雾霾。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在全国范围来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催生雾霾天气的形成。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主要包括沙尘、碳(有机碳和黑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海盐等六大类。冬季华北地区燃煤采暖、春秋季农村地区秸秆焚烧都会造成碳气溶胶的浓度明显增加。我国华北地区重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多,由于气温高可加速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所以夏季华北地区硫酸盐气溶胶浓度较其他季节和地区都高。因城市汽车使用量大大高于农村,所以城市中硝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浓度大大高于农村。气溶胶浓度高是雾霾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而冬季华北地区采暖燃煤释放的大量黑碳、工业企业排放的粉尘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则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