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的附件

2022-04-08 时事 89阅读

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摘要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
(二)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
(三)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四)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二)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三)充分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走技能成才之路
(四)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五)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
五、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成长通道
(三)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四)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交流和服务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
(五)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建设项目
(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三)基础开发项目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鼓励并支持企业通过出国培训(研修)和引进国外先进培训资源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职工经单位同意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用人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参加培训人员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城市,可多方筹集资金,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