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优缺点分析:
一、自营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的优势分析
⑴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使生产和其他业务环节结合的更加紧密,使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利润可以得到长期有效地增长。
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详尽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采购情况、制造和销售环节是否紧密联系在一起,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性能、规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的经营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等一系列的信息。有了这些资料的支持,企业就可以对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调节,在调节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样自身的经营战略也可以随之不断地做出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⑵使管理流程得到合理和有效地规划,物流作业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并且流通费用也会随之减小。
自营模式在针对一些规模较大而产品却比较单一的企业的时候 ,它能有效地将电子商务的四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物流作业效率被大大提升了。
⑶与客户保持紧密关系,有利于维持客户忠诚度,树立企业形象。
自营配送模式其中一项就是企业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对产品的配送和售后服务,这样就使得企业在配送过程中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接触,也就便于企业更加快速获得准确的客户反馈信息,同时也降低了客户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自营配送还能为企业带来免费的自我宣传与推广的作用。他们通过自主掌握营销活动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最新的顾客和市场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方案。
⑷自营物流模式就是将企业的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配送以及生产结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战略一体化管理。当发现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库存量不足以支持生产时,企业及时进行采购和不断增加批次,来对库存进行补充,当发现库存有积压的现象出现,可以采取减少原材料和零配件的批量。这样企业通过这个模式随时对库存进行调,使得企业的资金与成本的占用不断减少。将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营运资本的战略思想变为现实。
⑸ 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很强的灵活变通能力。
对于采用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的企业来讲,整个物流体系是企业内部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体系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而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需要密切配合和满足物流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对于采用自营物流模式的企业,他们具备了敏锐的应变能力和很强的灵活变通能力。
2.自营配送模式的劣势分析
⑴一次性的投入较大,占用资金较多,成本较高。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物流体系包含了运输、仓储、包装等很多个环节,在建立物流体系初期,是需要企业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而由于这些多资金的被占用,必然会使得企业要将在核心业务方面的资金降低一些,这样就可能会出现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弱的情况,最终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被削弱。
⑵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成本较高。
从我国目前物流情况看,很多企业的自营配送模式规模都不大,然而只有通过规模才能把物流的作用体现出来。受到物流配送规模的限制,并且物流配送也很不专业,因此企业的需求经常不能得到满足。
⑶企业较低的配送效率较低导致了管理很难得到有效地控制。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才刚刚发展起来,对于很多企业来讲,他们只把物流部门设置为企业的一个后勤部门,并不擅长从事相关的物流的活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采取自营配送模式就迫使企业去从事它并不熟悉的业务活动,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在这些方面投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而最终发现他们做的只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最终发现关键性业务也没有发挥出它的核心作用。
⑷比较难对效益做出评估。在论文前部我已经提过关于“物流冰山”这一学说,冰山下面那一部分目前还没有被人们所看到,因此对于物流费用这块的了解人们还存在着很大的虚假性,企业很难核算自身的成本。并且由于许多自营配送的企业都规定各个职能部门自己进行独立的物流活动,不用将物流单独拿出来进行独立核算,这样就使得企业在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时困难重重,因此他们也就不能做出一个准确的效益评估。
二、第三方配送模式
1.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优势分析
⑴由于企业采用了第三方配送,这样就将全部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任何一个企业它的资源都不是无限大的,不可能把业务的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十分周全。为了使企业的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可以使企业发展的更好,就需要企业对于自身情况进行很好地评估,把资源都投入在自己核心业务中,而将自己不擅长不熟悉的物流等辅助事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操作。
⑵企业通过采用新的技术,用信息交换库存,使得公司的成本降低。
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技术得到不断地发展,专业性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通过更新更高超的技术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物流硬件和软件设施。但是相对一个普通的制造公司而言,他们本身并不具备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物流资源或技术的能力,因此对于各个零售商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需求,他们不能及时给予支持和满足。相反,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讲,因为他们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所以他们可以很快地对零售商的这些需求做出反应。更甚者他们还能满足企业潜在顾客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顺利获得这个零售商的青睐。
⑶企业通过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使得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
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具备了先进的物流硬件和软件设施,企业之所以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就是可以将他们在物流方面的投资降低下来,为企业减轻资金的负担,可以让企业的资金周转更加灵活快速。
⑷第三方配送提供的客户服务是灵活多样的,因此可以不断地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首先以原材料供应商为例,因为他随时需要有一个地区仓库,用来满足原材料需求客户快速货源补给的需求,这时,原材料供应商可以通过与第三方配送公司签署协议选择他们的仓储服务。这样不会发生由于在建造新设施或长期租赁时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从而使得经营灵活性上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再来说说最终产品供应商,因为他们只能给最终客户提供有限的那么几项服务,如果想要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选择第三方配送提供的灵活多样的服务是最佳方案,这样最终使得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不断增强。
⑸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角度出发,采取第三方配送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就像前面第一条优势所将,采用第三方配送方式可以让企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资源配送放到自身的核心业务上。其次,第三方配送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物流配送经验,可以带动企业的物流水平随着一起不断提高。最后,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仅只为一家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他必须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这样他可以根据每个企业不同的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
2.第三方配送模式的劣势分析
⑴企业不能获得直接控制物流职能的权利。
在企业将物流配送交予第三方物流公司之后,企业就应该明白他们现在不能直接掌握产品物流情况。假如在与第三方配送出现意见分歧时,就有可能完全不能控制商品的物流配送情况了,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进一步的降低。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有外部服务商的存在,当企业内部出现问题时,不知道责任应该归谁负责,企业内部相互推卸责任,使得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
⑵企业不确定是否可以一直保持很高的顾客服务的 质量,对于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友好关系很不利。
①由于某些生产企业是利用第三方来帮助他们进行产品的配送与售后服务的,这样他们就没法直接接触到客户,非常不利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而又密切的客户关系。
②由于采用第三方配送,使得企业的客户信息被泄漏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⑶ 如果第三方配送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有可能会殃及到企业自身的经营。
由于与第三方配送建立的是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如果它在经营方面出现了异常,就可能波及到企业的经营,但是如果想要和第三方配送企业解除合作关系,就可能会有一笔不小的费用产生,因为想要建立一份稳定的合作关系是需要一段很长的磨合时间。
三、共同配送模式
1.共同配送模式的优势分析
⑴由于物流共同化发展使得共同配送这个概念产生了。使得物流活动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多,物流结构的得到不断地完善和调整,物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现今许多国家正是看到了它的这些优势所在,因此都在积极向企业推行这种配送组织形式。目前,有两种新的共同配送方式比较受到大家的青睐:①将很多家用户联合在一起共同设立一个接货点和货物处置地,充分集中人力和物力开展配送业务;②多家配送企业之间通过相互交叉利用他们的配送中心和机械设备,实现企业的配送业务。
⑵由于共同配送使得企业的配送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使得配送企业功能上的不足得到更好地弥补。这样企业的配送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企业配送的规模也扩大了,但是配送成本却降低了。
在国外的物流领域,共同配送模式因为他独有的魅力,被很多企业所青睐并被广泛运用起来。英国着名的第三方物流商 Exel 的副总裁托马斯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降低成本,是我们将人工、设备和设施费用分摊到了很多共享的客户身上。这些零散客户共享所带来的生意量和大客户所带来的生意量同样的大,使我们得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从而节约成本,这些成本的节约又反过来可以使我们公司实施更加优惠的低价政策。”
2.共同配送模式的劣势分析
⑴配送货物繁杂,客户要求不一致,难于管理。
因为配送货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并且每一样货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他们对于配送也有自己不同的要求,这样就对共同配送提出很高的要求,使得它的难度被加大了。
⑵运作主体多元化,主管人员管理协调存在困难。
在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等方面,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因此他们之间就会存在了很大的差距,这样共同配送就很难协调组织。毕竟每个货主对于货物的配送时间、配送地点、货物配送安全、配送数量都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就很难将这些要素统一规整起来。
⑶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和资源调度方面的问题重重。
由于货主之间对于利益分配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因此矛盾就随之产生了。但是共同配送的利益是在各货主之间进行分配的,而由于每个货主的客观标准不统一,这样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合理的分配。
⑷在共同配送中,商业机密非常容易被泄露。
由于有些货主不愿参加出于对自己商业秘密的保护的活动,因此就有可能造成各个经营主体的商业秘密在共同配送中被泄露出去。